荊榛。
眼前多少山丘感,不獨傷心為古人。
?
清代·吳綺《燕歸梁烏衣巷》
古巷閑來暗自傷。不待斜陽。
當時人物總尋常。更休笑,燕兒忙。
翩翩裘馬來何處,總非是,舊兒郎。
一般花草上歡場。別自有,好華堂。
?
清代·冒與晉《烏衣巷》
門掩斜陽戶網塵,烏衣巷改尚逡巡。
舊時燕子飛還到,莫向堂前認主人。
?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
清代·夏敬渠《烏衣巷》
烏衣巷里舊堂前,燕子呢喃人不見。
一年一度逐春風,春風不識當時燕。
燕去人亡巷黯然,我來臥聽秋聲顫。
雞鳴山頭瓦幾堆,臨春結綺顏色變。
六朝事業隨流水,潮打空城白如練。
虎踞龍蟠在眼前,風云易失英雄面。
書生本無縛雞力,便欲歸家焚筆硯。
風流李白即吾師,蘭陵美酒須嘗遍。
漢水無時西北流,空論南金與竹箭。
北邙萬古復千秋,松柏聲中無貴賤。
?
明代·夏完淳《故宮行》
朝登建康城,暮宿丹陽道。黃塵落日大江流,紫陌微寒故宮草。
故宮煙雨動新愁,華屋參差成古丘。當時羅綺三千戶,何處鶯花十二樓?
六代繁華如在眼,真龍不動河山轉。春光縹緲景陽宮,月色徘徊芳樂苑。
細雨深宮花落遲,輕風合殿香飄遠。花香十里到平康,莫愁歌舞冶游郎。
俠少盡騎青絡馬,交游爭系紫羅囊。鴛鴦兩兩芙蓉沼,鸚鵡雙雙玳瑁梁。
一朝景物如反掌,富貴風流竟長往。玄武池邊暮雨來,朱雀門前春草長。
美女琵琶塞上行,綺構云連空復情。行人夜雨烏衣巷,歸雁秋風白下城。
登臨千載空回首,陳井梁宮竟誰有!游鹿爭銜上苑花,流鶯自囀臺城柳。
臺城下接孝陵西,無限枝頭烏夜啼。楊花風起過江去,薄暮如煙滿大堤。
?
“晉代衣冠成古丘。”
“玉勒雕鞍游冶處。”
?
宋代·趙希淦《半山寺有感》
一水波澄接御溝,近城宮柳弄春柔。
烏衣巷里人何在,白鷺洲前水自流。
千古風流歌舞地,六朝興廢帝王州。
今番不負看山約,他日重來說舊游。
?
明代·張煌言《辛丑秋,虜遷閩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艤棹海濱,春燕來巢于舟,有感而作》
去年新燕至,新巢在大廈;今年舊燕來,舊壘多敗瓦。
燕語問主人,呢喃語盈把。畫梁不可望,畫艦聊相傍;
肅羽恨依棲,銜泥嘆飄飏。自言昨辭秋社歸,比來春社添惡況;
一片蘼蕪兵燹紅,朱門那得還無恙。最憐尋常百姓家,荒煙總似烏衣巷。
君不見晉室中葉亂五胡,煙火蕭條千里孤;春燕巢林木,空山啼鷓鴣。
只今胡馬復南牧,江村古木竄鼪鼯;萬戶千門空四壁,燕來亦隨檣上烏。
海翁顧燕三太息,風簾雨幕胡為乎?
?
唐代·溫庭筠《題豐安里王相林亭二首(公明太玄經)》
花竹有薄埃,嘉游集上才。
白蘋安石渚,紅葉子云臺。
朱戶雀羅設,黃門馭騎來。
不知淮水濁,丹藕為誰開。
?
偶到烏衣巷,含情更惘然。
西州曲堤柳,東府舊池蓮。
星坼悲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