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和傳是兩個秦國人離開原籍地,走訪時所必須的證件,由原戶籍所在地官府辦理。
這兩個證件的作用類似身份證與介紹信。
驗上面寫著持有者的身份信息,包括身高長相的細微描述。
傳上面則寫著持有者,由因什么原因離開戶籍所在地,要去辦什么事,目的地的哪。
每個城池村縣的驛站,客棧遇到外地人,都會來檢查驗傳,如果沒有這兩個東西就等于是黑戶,當地官府有理由將此人當做逃民或者盜賊緝拿入獄。
在蒙毅看來,王銳自詡游俠,喜歡游歷荒野之地,不經常去城鎮之類的說法就是托詞。
王銳定是那種沒有大秦戶籍,或者常常無正當理由,離開原籍所在地,官府不給他辦理驗傳。
什么喜好荒野自然風光,那不過是為了避免尷尬的借口罷了。
不然怎么解釋王銳身上的裝束?
白色光滑的綢緞面料做的直裰,外面套著一層半透明的烏紗罩衣,這種上好的面料,總不能是他自己親手紡線織布做出來的吧?肯定是他經常偷偷進入城市,在集市之類的地方購買這些生活必須品。
蒙毅認為自己已經差不多清楚了王銳的情況。
此人自小被異人帶在身旁傳授技藝,但是這異人可能并非是秦人,對秦國什么歸屬感,甚至有可能還對大秦掃平六國有所怨念,所以連累王銳也無法入籍。
而如今,見王銳孤身一人的情況,應當是一身本領已然出師,要不然就是他師父已死。
通過先前王銳故意模仿秦國口音的行為,蒙毅心中斷定,王銳也許不是真心喜歡離群索居。
現在的情況,不過是因為他師父的原因,不得已而為之罷了。
只要自己能給他一個重新加入大秦的機會,那么王銳就有可能成為他的助力。
成為軍人,用軍功晉升爵位的上升路線,可是大秦凝聚人心的不二法寶,蒙毅認為只要王銳心里還有男兒雄心,想要建功立業,在天下間一番作為,那么他就不會拒絕自己的邀請。
蒙毅很欣賞王銳的本領,認為他是個人才,一身武藝不在自己之下,只要帶在身邊幾年,立下一些功勞,定能成為秦軍之中的又一員虎將。
果然不出蒙毅所料,王銳聞言,當即高興的答應了下來。
王銳回應道“即便久居荒野之地,銳也常聞大將精通軍陣、武藝高超名,銳有幸,承蒙大將軍不棄,此番親自相邀,豈敢再有推托之理?”
“哈哈哈哈,好!回到咸陽之后,定不虧待。”
蒙毅聞言也是大為高興,拍了拍王銳的肩膀,示意收下了王銳,現在起,在他心中王銳就是他的下屬了。
隨后蒙毅問王銳可否有字,好方便日后稱呼。
古代的人名,如同現代人的乳名、小名,不是給至親與相熟以外的人稱呼的。
只有在成人禮時,長輩所賜下的字,才是日后他人可以叫的正式稱呼,
現代也是如此,例如韓立的小名叫韓二愣子,外號韓老魔。
至親與關系好的人自然可以叫他二愣子,但其他人則不能這么叫,要稱呼他的正式名號,不然就是在侮辱他。
而對王銳來說,銳就是他的字,他乳名叫水水的事,自然會不為外人所知,所以便讓蒙毅以銳字來稱呼他。
幾人休息了片刻后,蒙毅吩咐王銳探察四周的情況,是否還有叛軍搜尋。
王銳檢查了幾圈,發現了零星兩支叛軍小隊,都被王銳簡單消滅并回復了蒙毅。
“這里不安全了,必須馬上離開。那名叛將是箕子朝鮮的軍事貴族,此族在其國內名聲頗大。
聽聞他素來對麗妃情有所鐘,在得知國君將麗妃獻給大秦和親后,馬上就帶著族中部曲前來截取。
連國君的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