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家倒是比沈家更早啟程去京城,他們同樣是褚洪洲和王朗(王縣令,王玉瑤之父)先輕車簡從前往京城。女眷等人都是等到收拾好行囊才離開。
褚家和王家的女眷啟程兩三日后,沈云漪等人也啟程回京城。
一轉眼,沈云漪等人已行了半個多月的路程,在路上奔波勞碌,總是比不上家里舒服,因此眾人的臉色都有些懨懨的。
沈云漪和南宮氏坐在同一輛馬車上,每人各自帶著兩個下人。
沈云漪選的自然是雨雁和紫蘇兩人,南宮氏選了一個婆子和她的大丫鬟石榴。
沈云漪靠在馬車壁上,有些無精打采,膝蓋上窩著一團雪白的毛茸茸的東西,定睛看去,不是白白又是誰。
秦墨塵跟沈云漪同路,沈云漪自動接過了照顧白白的差事。
一路上,若不是能時不時逗逗白白解悶,沈云漪只會更加無聊。
相較于沈云漪等人的疲憊,無精打采,白白倒是有精神多了,該吃就吃,該睡就睡,一點頹廢勞累樣也瞧不出。
外面正下著暴雨,六月的天氣真是說變就變,方才還是艷陽天,須臾的功夫,云氣上蒸,膚寸而合,陰云滾滾,暴雨傾盆而下。
暴雨打在馬車蓋上,樹上,地上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聽得人的心也跟著那聲音一跳一跳的。
因為外面正下著暴雨,本來在外面,騎著馬在馬車前的秦墨塵,沈文瀚和沈文浩也鉆進了他們的馬車。暴雨天氣,不好行駛,因此馬車行駛得很是緩慢。
忽地,馬車停下,南宮氏奇怪道,“怎的停了?莫非是看到客棧了?”
南宮氏說完,掀起馬車簾子,往外看去。
沈云漪就坐在南宮氏身邊,跟著南宮氏一同探出腦袋。
客棧什么連個影子都沒有,兩側只有枝繁葉茂的大樹,樹葉的顏色被雨水沖刷得深了好幾分,雨水落在馬車蓋上,又傾斜流到地上,濺出一圈又一圈的小水花。
這里不是官道,只是普通的泥路,故而被滂沱的大雨沖刷得泥濘不堪。
很快,南宮氏和沈云漪便明白馬車為何停下了,因為在她們前頭有一輛馬車停著,隔著重重雨幕,能看到前面一輛馬車是落入了坑里,馬車里的人都下來站到一旁焦急等著。
那行人的主子是一男一女,年紀都不大,男的隱約瞧著也就十二三歲,女的也就八九歲,相貌倒是不錯,瞧著挺清秀的,下人為他們撐著油傘遮雨,大雨落在油傘上,順著傘滴滴落下,然后落入泥濘的地上,有的還濺到了人的衣服上。
馬車外正在趕車的馬夫的聲音也響了起來,“夫人,這是小路,根本容不了兩輛馬車過去。前面有一輛馬車攔著,得等到他們過去了,咱們才能走。就是換路也不成,這雨太大了,還是得趕緊找個客棧落腳,等這雨過去才好。”
南宮氏見前方正在抬馬車的一行人并無什么進展,因為雨聲太大,擔心下人聽不到她的聲音,聲音拔高了好幾分,“你們去幾個人幫幫前面的馬車,幫他們把馬車抬出來。”
下人高聲應了一句,“是。”
很快就有三個小廝披著蓑衣,頭戴斗笠,去幫前面的人抬馬車。
南宮氏見狀,掀起簾子的手放了下來,沈云漪卻接了過去,重新將簾子抬起。
南宮氏奇怪道,“云漪,你這是做什么?”
沈云漪伸手指了指正等在一旁,由下人在一旁撐傘的男女,“娘,我覺得這兩人有些面熟。”
南宮氏本沒有太注意那行人的容貌,一聽沈云漪說覺得眼熟,便定睛望去。
雖說隔著層層雨簾,將前方人的容貌打得有些模糊,可仔細看去,依稀還是能看清對方的容貌。
那十二三歲的少年長得很是清秀,身上的料子看著也不錯,眉眼清正,是個不錯的;再看那女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