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竑的文書送到許昌的同時,吳縣已經發兵了。
孫權根本沒有留給李術反應的機會,兵分兩路直逼皖縣。
一路由周瑜率領凌操、董襲走江水,逆流而上進逼廬江;一路孫權率領、程普、陳武、徐盛為輔,橫穿丹陽郡攻廬江。
這里面要關鍵提到的戰將,就是廬江陳武,其人頗具廬江人的勇猛。
當初孫策在壽春時,他去投奔的,后來跟隨征戰江東,平定廬江的時候,孫策將廬江受降的數千名精銳悍卒,盡數交給了他。
而陳武也不負眾望,以其仁慈寬厚樂于施舍,多的廬江人投奔。于是他將廬江這股悍勇的士卒,訓練成江東軍中的一支勁旅,廬江甲士!
此番,孫權特意帶上程普的久戰精銳和陳武的廬江甲士,就是為了讓徐盛手中的這些兵馬好好見識一下精兵的戰力。
其實精兵與普通兵的差距從一開始就體現出來了,孫權為了能夠和周瑜前后抵達皖縣,領大軍急行軍奔走。
這種情況下,直接讓兵卒精銳的差距,表現的格外明顯。
程普的久戰精銳倒是可以適應,徐盛接管的長久屯守烏程的兵卒,則完全不夠練的,行程到一半就開始怨聲載道了。
至于陳武的廬江甲士,那奔走的叫一個歡快,即便汗流如注都面上充斥著喜悅。
畢竟就像陳武說的那樣,這次是會廬江作戰,怎么能墜了廬江上甲的威名!
孫權見三路兵馬的優劣如此明顯,知徐盛所部如此下去,必然會拖累行程。
索性直接就棄了他那一部,使其為后軍,而他則直接率領陳武、程普部向廬江急行。
從吳縣向西,直奔丹陽宛陵,而后走涇縣過臨城直奔皖口。
原本五日路程,在孫權的急行軍將令下,三日傍晚便抵達了廬江郡治皖縣的門戶,皖口。
皖口又名樅陽縣,因為屬于皖縣入江的第一座城,所以當地人又稱之為皖口。
當孫權率大軍抵達皖口的時候,那里的防務極其稀疏,如孫權所料,周瑜的軍隊已經吸引了皖縣軍的注意力。
江東水軍沿江而上,從秣陵轉向西南奔廬江,抵達厲陽的時候就被廬江軍察覺了。
雖然厲陽屬九江,李術的軍隊并不能在那里。但得知江東軍隊乘舟船殺過來后,李術也迅速調集兵力北上想要堵住他們。
而得知消息的周瑜也不猶豫,直接讓水軍舟船急速進發,越過春谷,登陸廬江郡。先鋒軍凌操,當即率三千兵卒,攻入廬江腹地。
打著江東軍旗號的凌操軍一路勢如破竹,連克襄安、臨湖兩城后,大軍直接抵達舒縣城下!
舒縣,廬江郡舊治。
當初陸康為廬江太守的時候就治在舒縣,當時舒縣也是整個廬江最大的城池,后來孫策奉袁術的命令攻打舒縣,因為城高糧足。
孫策足足打了近兩年才攻破舒縣城。
本以為袁術會信守承諾,任命他為廬江太守??珊髞碓g還是讓他的舊部劉勛作了廬江太守。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孫策看清了袁術。
返回壽春后,直接討回了孫堅舊部,前往江東去了。
這之后,廬江的郡治也就變成了皖城。畢竟皖城,西北是大別山山脈,東南是長江天險,地域狹長,有得天獨厚的防守優勢。
而且皖縣兩側還有皖水和樅水兩條水流環繞,這讓皖城在舒縣被戰亂的兩年里,迅速崛起成為廬江最大一城。
雖說如今舒縣不是廬江的郡治,但若由北線攻廬江的話,其戰略意義還是極其重要的。
以至于周瑜被堵在了廬江。
當廬江的視線都集中在廬江的時候,李術卻怎么也沒有想到,在皖口會有一旅勁卒,悄然畢竟過來。
這就相當于一把刀子直接橫插到他的腹部,防備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