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汝南降賊劉辟等響應袁紹反叛。
袁紹遣劉備出襲濦、強諸縣,縣眾多舉而應之。
曹操遣大將曹仁率輕騎,攻劉備,大破之。
劉備敗退
八月,袁紹大軍連營而進,東西數十里,依沙堆為屯,進逼官渡。
兩軍一攻一守,相持近二個月。久戰之下,曹操處境極為困難。
八月,揚州
廬江郡孫權攻李術,九江郡賊寇抄掠江淮郡縣,吳郡賊徒作亂,會稽郡山越反叛
揚州合肥刺史府
簡陋的房舍內,只有數張簡單的案幾和坐席,案幾上擺放著茶碗。主位上有一中年長者,輕薄的麻衣蜷曲的衣袖,頭上束發裹著幘巾,全身衣著極為普通。
一邊看著手中的書簡,一邊端著茶碗喝著水。良久,將手中的書簡放下,長者深深嘆了口氣。看著下方的從事。
“雷緒等人談的如何了?”
“方伯。”中年拱手作揖,面色凝重,“先前與雷緒其實已經商談妥當,只是后來陳蘭又生變故。加之山賊陳策加入,眾皆反叛。”
放下茶碗,劉馥也是面色凝重不已,眼下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很難判斷誰贏誰輸。
可無論二者誰最終統一北方,他劉元穎若無法穩定江淮,也沒有顏面在任這刺史職位。
劉馥字元穎,沛國相縣人,起初在揚州避亂,后來建安年曹操迎天子與許昌,他便勸說袁術麾下的將領戚寄、秦翊隨他一同奔了許都。
曹操辟他為司空府掾,后來嚴象被殺后他被任命為揚州刺史,來整頓此處。
中年人名為胡敏,字通達,九江壽春人,是他當年來在揚州避難時認識的,來揚州任刺史后,他首先就將這個本地人征辟為刺史從事。
讓他與賊眾雷緒、梅干等人談判。
見劉馥憂心忡忡,胡敏也很無奈,只得拱手勸慰,“如今曹公在北,勝負難料,七月汝南又傳來左將軍劉備領黃巾降兵劉辟等舉兵,意圖奉天子與許昌。江淮賊眾必受干擾。”
再次幽幽嘆了口氣,劉馥也有些無奈,追隨曹操后,劉馥雖然被他的雄才大略所折服于,但其在朝廷的獨斷專行還是讓他有些難以接受的。
不知是心存劉漢還是為何,當得知劉備叛變曹操的原因是受天子衣帶詔后,劉馥心中也百般滋味。他只是想牧守一方,還百姓安寧而已。
“廬江戰況如何?”想了想,劉馥忽然問起了廬江的戰況。孫權領兵征討李術的事,他是知道的。
“孫權有周公瑾及一眾孫氏宿將為臂助,攻破皖縣遲早之事。”
“方伯。”就在胡敏還準備說幾句孫氏的時候,門外匆匆走來一年輕人,手中握著兩份帛書。輕年名叫朱績,少年成名,江淮才俊。
劉馥也征辟他為刺史府掾屬。見他行色匆匆,劉馥與胡敏都停下了交談。
將帛書交給劉馥,朱績拱手道“方伯,廬江叛亂平定,孫權陣斬李術,從起兵至平叛,時間不足半旬,孫仲謀之勇不讓乃兄!”
當即面露驚色,劉馥詫異的看起手中的文書,半晌,才喃喃贊嘆的抬起頭。
目視二人,不由感慨,“孫氏一門,俱虎將也!”
說著劉馥又揚了揚手中另一份帛書,問向朱績,“此封書信是何人與你?”
“不敢欺瞞長者。”朱績躬身拱手,“乃舊友蔣干!”
“蔣子翼!”面露意外,劉馥看向胡敏,胡敏也是頗為茫然。“蔣子翼難道與孫仲謀也相熟?”
“并非如此,子翼與周公瑾是舊友。此番恰逢孫權提領江東后,初戰告捷,周瑜與蔣干友好,便將此書信托人送與方伯,請表孫河為廬江太守。”
“原來如此。”再次低頭看了眼手中的帛書,劉馥也頗為意外,“不曾想孫仲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