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在人族境內,而且人族氣運強大,又有每個鄰近流域的人族仙人修士幫助,僅憑借這些修士,怕是根本難以成功!
而大禹所修之道似是水土之道,兼容相克兩行之力,想來其定然是有些奇妙的神通,才能擔此重任!
大禹又接著說道“黃河流域極為長遠,所以,我等需要分而治之。
經過我一番思量之下,做出了三種可行之法,還需要諸位決斷,特別是二位前輩如何抉擇!”
聽到這里,青落直說道“道友有何妙法,盡管說來?!?
應龍也是點頭應了一下。
大禹便直說道“第一種方法,便是從黃河源頭之處發力,集結眾人之力,直通下游。此種方法,勝在從上游起步,可順水而動,觀理地形地勢,水流季訊,特別是對于歸計整條河道大有好處,可統一中游、下游河道,整改河流之勢。
但弊端就在于,距離人族繁衍之地較遠,人流來往不便,與人族繁榮之地下游相隔較遠,等從上游治理通順了,還不知要等多少年月,下游又將遭受諸多災難。
第二種方法,便是從下游起,集眾人力,而且下游人族仙修眾多,助力極大,一路妖魔較少,可推行較快。
但卻無法顧全整條河道之勢,在下游的防護功勞,可能對于中上游來說,完全矛盾,更是難以長遠的解決水患。而且由于上游沒有解決,洪水往往會更加劇烈,難以一步步的推進,對河道改造力度更加困難。
而第三種方案,便是三路齊出。分別從中、上、下游分路而行,這樣一來,既可以兼顧下游水患,又可以看顧全河水文地勢,上下游皆可行之。
此法諸多方面,都可以避免前兩種方法的不足,還能集中長處。
但此法有一最大弊端,就是人手不足!兵分三路,即便是沿河各部落的仙修出力,也難以集聚較多力量,應對湖中的水妖精怪!。
所以,這三種方法,還需各位考量一番!”
一時間,大殿中都沉寂了下去,紛紛思量。
應龍沉思了片刻,然后說道“依我之見,還是第三種方法最為可行。
若兵分三路,我愿從下游起,自帶一路,并且,下游之地,靠近東海,我還可從東海中尋來助力!想來,有我東海中的無數蝦兵蟹將,應該難度較?。 ?
大禹聽了,神色一震,喜道“晚輩倒是忘了,前輩出身東海,還可從東海借來大軍,助我人族,晚輩感激不已!”
應龍擺手道“無礙,此乃我分內之事?!?
而青落沉思了片刻,也出聲道“既然應龍道友都認為第三種方法甚好,那貧道也贊同此法。
若是小友覺得此法可行,那貧道就此從上游而下,分路而行。
貧道那幾個愚鈍徒兒與山中的一些良善妖修還可堪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