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經歷三千主角第二百四十四章 巡顧諸派 排隊化神
法生確實是個悟性十足之人,不僅領悟出《鹿王本生經》,也很快將王青留下的《明月琉璃心神相》參悟出來。
他將這兩部精妙功法比對了一番,立刻看出其中的關鍵之處:
“《鹿王本生經》以大智慧為本,以大慈悲為相,以九色對九難,渡人渡己,平一切劫波。
而《心神相》這道功法,明月圓光、琉璃煉心,乃是強壯精神、純粹心境的不二法門。
此二法堪稱珠聯(lián)璧合,留下這一道傳承的前輩,真是苦心孤詣?!?
法生臉上露出欣喜神情來。
此后,他就聽從何宗主的囑咐,在青鹿崖上開辟了一個粗陋的洞府,搬來幾樣簡要的用具,便開始一心苦修起來。
王青自然不會留在青鹿崖,他又不是宇陽大神尊,行將朽滅,一心只想尋找衣缽傳人。
法生,不過是他的一手閑棋罷了。
不過鹿生宗這一番遭遇,叫王青走過了好幾家四品宗門,依舊頗為感慨。
何府主能夠得到那一卷《九色鹿生圖》,機緣絕對不差,甚至不必明章老祖得到《盜天經》略遜。
奈何他資質有限,還喜歡藏藏掖掖,參悟來參悟去,只弄出個似是而非的《鹿生經》,以通明之心,御使禽獸,雖然頗為靈巧,卻是走上一條歪路,殊為可惜。
若是他能早早和宗門分享,以明章老祖的氣度,還有后來越莫幾人的悟性和際遇。
他必定能夠修行全本的《鹿王本生經》,一兩百年修行下來,就算不如四明上宗的諸位神尊,想來也早就成就元嬰老祖了吧。
想到此處,王青也是搖頭失笑:
“我這是馬后炮,先不說何府主根本不知道九色神鹿和《鹿王本生經》的存在,就說這等隱秘機緣,也極少有人會散播出去的,否則叫人找到了罩門,豈不是自尋死路?
他如今將圖卷傳給法生小道士,乃是自身壽元有限,存了傳承衣缽的想法罷了?!?
在諸派地界繞了一圈,除了鹿生學府這個驚喜,倒也沒有旁的意外了。
那些四品宗門,大多只有一個結丹圓滿,并幾個結丹修士坐鎮(zhèn),連當初的四明山都不如,沒得老祖撐場面。
不過因為四明上宗正在急速上升,各大宗門的氣質倒是昂揚的很,頗有心氣兒,新入門的修士,更是嗷嗷用功。
想來最多三百年,諸派地界的宗門幾番生滅之后,就會如當初的天劍宗地界一樣,形成穩(wěn)固的三四品格局了。
四品宗門,王青并不需要多理會。
但是兩家三品宗門,他卻不好過門不入。
實則如今執(zhí)掌天河宗和九元宗的,乃是當初四明山兩位“太上長老”,即便是王青,當年在九元府和首座堂里,也聽過兩位太上長老講道,有半師之恩。
天河宗立派的這一塊荒古碎片,乃是吳海山親自找來,再去請動明章老祖出手的。
真正是九水通衢,靈湖星羅,每一條大江大河里頭,都生活著許多低階妖物,更潛藏不少機緣,足可叫天河宗這一代弟子,輕易獲取足夠的修行資源。
一踏入其中,王青都覺得自己水靈了幾分。
他也不驚動其余人,顧自來到吳海山閉關之地——以他今時今日的神通,只需掃上一眼,也就知道天河宗老祖的所在了。
吳海山年紀不小,在四明山相助下,艱難開辟道場,只煉得一個四品元嬰,比九元宗的嚴純華還差上一品。
雖說三品四品,大哥二哥,都沒什么前途,但他就是不太舒服,所以這幾年依舊苦修不綴,不希望被嚴純華甩開。
不過今日,他正在修持,卻心上一驚,好像有什么大事發(fā)生,連忙睜開眼來,就見到一個笑意盈盈的青年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