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晚上才把各自的經歷說給對方。
再后來就只剩下王力野一個人吹牛逼了,不過這廝的經歷還真是有點傳奇。
其實小學的時候,那志明就知道王力野家有點閑錢兒,因為他們家里有一位三幾年就參加革命工作的老爺子,到了八幾年的時候,工資加上各種補助,收入是相當高的。
而老爺子雖然解放后落戶在福星市這個城市,但是他當年的戰友卻是遍布華夏,所以經常會收到全國各處寄來的信件。
王力野也就是從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開始了自己積攢集郵的事業。
他當初剛開始的時候僅僅是單純的喜愛,手里又經常會有閑錢,還時不常的將家里多余的糧票等物拿出來跟別人交換郵票,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初期。
后來參加工作以后,人情交往增多,閑情雅致的時間漸少,再后來找了女朋友再到結婚等等,這個愛好就變成了童年的記憶,連同那上百本郵票冊子鎖入了儲藏室的一個角落。
就在香港回歸之前的一段時間,王力野跟媳婦兒沒躲開七年之癢,選擇了和平分手。
王力野是個念舊的人,他把所有的存款和房子都給了前妻和兒子,自己只是留下了那個儲藏室角落里的東西。
他帶著所有的郵票來到京城想換個活法,租了個北三環外的一間平房,暫時存身。
當時租給王力野房子的房東是個老教授,退休了沒什么事兒干,天天不是逛潘家園就是溜達琉璃廠,專研究一些珍稀玩意兒,尤其是喜歡郵票。
有一次在家里無意中看到王力野在鼓搗他的郵票,遂見獵心喜,當即進到王力野的房間里與他交(chui)流(liubi)。
一開始看到王力野胡亂擺楞的幾本郵票雖略有驚訝卻也很是高高在上的指點了一番。
因為王力野的郵票雖然都是九十年代以前的老貨,品相也保持的很好,但由于他自己僅僅只是單純的愛好,并不是什么行家里手,在收藏與保養方面犯了好多的錯誤。
王力野也是該著發財,他見碰上了一個懂行的人,便把自己的郵票全部都顯擺了出來,讓老教授一一給鑒賞與點評。
老教授卻是真沒有料到,這個租自己房子的人竟然會有這么多的好東西。
隨著他一本本翻看下去,卻是越看越是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