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陳季同點了點頭,嘴里不緊不慢的說道
“陳大哥,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是能理解了。
嗯~我一直記著我爺爺跟我說過的話,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這樣吧,就當我幫你一下,我也不跟你壓價了,是不是我現在給你七百塊就可以把這本郵冊拿走了?”
這一系列的動作和這一番話可是大有講究,輕緩的動作讓陳季同既沒有阻攔他把郵冊拿過來,又沒有在意他把郵冊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然后話里又將了陳季同一句,如果陳季同答應,那么這個交易就算成交了。
陳季同聞言哪還不知道這事兒除了自己沒點頭,基本上算是成了,頓時心中狂喜,高興的道
“小兄弟,瞧你說的,如果你現在能拿出七百塊錢,都不用你走,我拿到錢立即轉身就走,絕不回頭?!?
那志明笑了,露出那一口潔白的牙齒,在這個料峭春寒的燈上之時,讓人看起來又陽光又燦爛。
慢慢的從右邊內衣兜里捻出四張五十元人民幣,再把左邊兜里的錢全部拿出,放在陳季同的面前。
那志明并沒有說話,就那樣燦爛的笑著看陳季同激動的拿起錢,蘸著唾沫在那里一張張笨拙的數錢。
正正好好七百元,陳季同也是干脆,沒有再數第二遍,迅速將錢揣進懷里,然后沖那志明說聲謝謝就起身離去。
那志明看著匆匆離去的陳季同,心中略帶歉疚,雖然從自己這里獲得了比原來軌跡里王力野給的多了兩百塊的資金,他的生意不知道后來做的能有多大,但是如果他不賣掉這本郵冊,將來的收益絕對可觀。
這就是信息不對稱的結果,如果這陳季同知道這本郵冊后來的價值,你就給他出再多十倍的價格也不會賣吧。
夜色中,那志明懷里揣著那本郵冊回家了,手里還拎著十個包子,剛才陳季同買包子時他沒好意思多要,九個包子對他來說也只不過是半飽,這會兒又要了十五個,當場又吃了五個,剩下的打包帶走,做明天的早餐。
…………
時間過得可是真快,一轉眼小升初考試就結束了,這種考試對那志明來說根本沒有難度,所以他這段時間把心思都放在捋清未來發展的脈絡上。
在原來的時空里,未來六年的他一直在渾渾噩噩的學習中度過,雖然初中和高中都是學校的好學生,也就是后世的學霸,永遠是年級的前三名,再加上他的悲慘身世,就成為了學校重點關注的學生,也成為了同學們眼里羨慕嫉妒的對象,最后成功的考入北京大學。
可是往大環境中看去,那志明知道,這六年時間,在華夏的一些發達地區,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尤其是廣東和福建的幾個沿海城市,經濟發展極其迅猛,很快就帶動這兩個省份的gd超越了北方這些重工業基地。
同時東邊的沿海城市也逐漸展現出有別于內陸的優勢,很快的都實現了彎道超車。
而作為華夏的首都,擁有著更加不一樣的資源優勢,經濟發展在北方獨樹一幟,很快就成為中國造富的第一基地。
那志明今年十二歲,去南方那邊發展有點不太現實,因為那邊目前還處在一種無序的狀態,雖然剛經歷了八三年的鹽打行動,治安狀況尚可,但是經營方面卻是各種狀況頻出,不是你有能力,有前瞻性就行,一個不小心把小命丟了都有可能。
不過要是去燕京這邊就稍微好一些,這個時候的燕京正是剛剛開始大發展的啟動時期。
這個時候雖然還沒到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在觀望的恐怖時刻,但是全民經商的大潮已經從不遠處席卷而來。
從后世的一些紀錄片中可以看到,從八四年開始,最好賣的東西是什么?絕對是公文包,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下了海開始經商,首先就要買一個公文包,因為要裝那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