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這家公司真的很累不說,還真就沒什么機會把它做大。
現在這個小家伙竟然說要注資收購自己的公司,如果不是開玩笑的話,那倒還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個念頭一起來,兩個人就互相交流了一下,然后迅速地給自己的公司做了一個估算。
最后兩個人給那志明報出了一個比較厚道的價格,兩百萬美金。
其實對于那志明來說,設計公司是一定要有的。
四海譽合將來在華夏國的投資一定少不了這樣的商業建筑,如果沒有自己的設計公司,在這方面的開銷將是非常巨大。
而這個兩百萬的注資收購說大倒也算不上太大,雖說現在看起來拿這兩百萬去投資一些將來超賺錢的公司可能更劃算。
但是,這一環節的建設,卻也是實在必要。
就這樣,一場項目的初步溝通會,演變成了投資收購的洽談會。
那志明對于這個sb組合還是很滿意的,在后世的設計界里,提起這兩個人的名字和他們的公司,還是算得上如雷貫耳的。
比如中東某個特殊的建筑就是他們的杰作,論起影響力,最少也能排在世界前三。
這棟大廈在老先生活著的時候就給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海奧普大廈。
那志明有點不太喜歡,在他看來,這海奧普應該就是英語里hel的音譯,以老先生的心思,大致是幫助的意思。
可是那志明卻不喜歡這個單詞里救命的那層意思。
所以,那志明親自給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海奧普優。
雖然只是加了一個字,意思卻幾乎再也不會出現歧義。
由于海奧普優大廈是那志明規劃的在華夏國事業的總部,也是他擁有全產權的財產。
所以他跟著sb組合在燕京整整泡了三天,把他自己的所有意圖都傳達給他們之后,才準備跟著趙愛民一起離開燕京。
這時候,第二批經過培訓的四海譽合的員工們,也開始分批來到了國內。
還有,去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參觀的香江考察團也已經準備好了。
一聽說來大連考察,第一天就報名了一百多人,他們根本就沒有把那五萬塊錢的費用當回事兒。
那志明就又讓朱清妙跟組委會那邊溝通,最后申報到遼省省委,才敲定,考察團的規模升級為一百三十人。
今天是十月七日,那志明約上王義元一家,約著趙愛民、趙愛華、和李松巖,一起去莫斯科餐廳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