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志明正好出來,正在門口琢磨著哪里適合規(guī)劃個車位,看到她們倆下車,就打趣她們兩個
“我今晚也只是請你們吃個火鍋,你們這陣仗也忒大了吧?”
李松巖臉紅著說
“我們也沒車啊,要是坐公交不知道得做到什么時候才能到。”
趙愛華卻不解釋,狠話張嘴就來
“我說你個小明子,人沒多大,但是說話可夠損的啊!
你在這門口轉(zhuǎn)悠啥呢?不會就是等著我們吧?”
那志明笑笑說道
“我是出來看看這里,哪里合適圈個車位,將來這里一定要有個固定的車位的。
就正好看到你們下車,你們讓司機也進來一起吃吧,別讓人家在外面等著。”
李松巖接道
“這個你就不用操心,我讓他直接回家去了。
我跟爺爺說好,今天去愛華家住,九點半愛華家有車來接我們。”
說著話的時間,王義元已經(jīng)把王爸爸王媽媽給接來了,大家就一起進屋。
那志明已經(jīng)把各種調(diào)料按照后世海底撈的方式,一個一個地擺放在一個桌子上,讓大家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來自取。
大家很是新奇,都覺得那志明這腦袋瓜子不知道怎么長的,這樣的方法都能想得出來。
那志明等大家都弄完了調(diào)料坐下后,跟大家介紹說
“我覺得我們燕京城里現(xiàn)在的涮肉店,里面的服務(wù)意識都太陳舊了,去吃涮鍋永遠都是那幾種調(diào)料,不管是想要點別的味道都要單點,我正琢磨著要不要開個不一樣的火鍋店。”
大家就活泛起來,趙愛華說
“涮鍋本來就不便宜,一般人吃不起,你再弄這么多的調(diào)料,增加了成本不是更貴了嗎?”
李松巖想了下說道
“要說貴也不是很貴,畢竟燕京這么大,城里那么多人,我們面向的客戶群體,應(yīng)該就是能吃得起的那些人。”
那志明就道
“這個確實不是問題,老百姓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都吃得起,但是明年呢?
后年呢?
咱們老百姓的收入眼瞅著變多。
有錢了,消費能力就會跟著增長,以前是吃飽就好,以后就會需要吃飽之上的吃好。”
王爸爸這時接了一句
“志明說的沒錯,咱們?nèi)A夏民族的傳統(tǒng)就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除了挨餓的那幾年,實在沒得選擇。
其他的時候,我就一直在用那幾種有限的食材,絞盡腦汁地變著花樣做給他們吃。”
眾人紛紛點頭。
那志明就跟王義元道
“你上次不是跟我說你有一個隊友退役了,也不想去分配的單位上班嗎?
你讓他明天來一下,我和他聊聊。”
話題這么一打開,這頓飯的中間,大家就都對那志明想要開的飯店議論紛紛,個個都要獻計獻策。
不過聽在那志明的耳中,卻是被他當做了耳旁風,沒有什么可吸取的地方。
要知道,他腦中有太多把餐飲做好的細節(jié),而且是后世幾十年那些餐飲大佬們費盡心思總結(jié)出來的精華。
這頓涮肉吃的是酣暢淋漓,所有人都仿佛吃到了自己最想吃的東西。
第二天,王義元給那志明帶來了他那個隊友,朱少春。
那志明已經(jīng)在院子里擺下了茶桌,王義元進來的時候,他正在熟悉茶道,茶桌上,放了好幾種唐老爺子留下的茶葉。
唐老爺子最喜品茗喝酒,所以家里茶具酒具很是講究。
王義元沖著朱少春介紹道
“少春,這是我們那總,是香江四海譽合集團的董事長。
那總,這個就是我跟您說的隊友朱少春,以前練中長跑的,得過燕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