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對于錦州市的投資政策把握很充分。
這次也是我們集團的智庫覺得,錦州市和底特律市的地理位置相近。
這從先天上就有接盤底特律產能的條件。
再加上現在底特律汽車業的癥結所在是成本太高,而如果在錦州市建廠,用這邊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去對抗意本車企,那結果想想都覺得很美。
錦州市地處遼省的核心地帶,這里一直是華夏國重工業的基地。
所以,不管你們需要多少的產業工人,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招集到,這些人,稍加培訓就可以上崗。”
其實在錦州投資建廠,這些人在去錦州考察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明確的想法,回去跟集團董事會匯報,大家一商量,都覺得這件事兒的可行性非常強。
所以第一次來的時候,大家是抱著試探的態度來的,想的是萬一這邊條件好呢。
而這次來,大家的心里就都抱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除了極特殊的情況,基本都認為自己公司會完成這個項目。
大家在香江先進行的這次溝通交流,主要是要讓大家達成一個共識。
那志明認為,四海譽合作為一個項目牽頭的發起公司,希望在后續的合作中能夠有參股的機會,最少的比例為百分之二十。
可是幾家公司都認為自己公司一定要控股,也就是百分之五十一以上。
這就基本不可能了。
因為那志明知道,從八三年一開始德國大眾在上海建廠的時候,華夏國機械部就規定,百分之五十一的控股比例就是紅線。
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大家基本都是按照這個執行的,屬于約定成熟,沒有人敢于去打破。
那志明把這個情況跟大家一講明,眾人就有些氣餒。
不過那志明隨后又跟大家說
“你們想象一下,按照現在我想我的情況是,你們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相對應的是,只出生產線和圖紙技術。
錦州市這邊出廠房場地,還有技術工人。
我們對比你們,出相對應百分之二十比例的現金。
說到底你們又省去了很多的工會組織的麻煩,何樂而不為呢,不就是把收益降低了嗎?
但是你們別忘了,在這里投資建廠之后,生產成本直接降低三四成,這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將提高多少?
可以預見的是,這塊業務將成為你們集團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