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笑著回道
“對,我的寶貝孫子,他叫常煜,很聰明的,八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了。”
那志明看了看這個小家伙,他正一邊啃著自己的拳頭,一邊瞪著他那兩個滴溜圓兒的眼睛,看著眼前這個陌生人。
他身上的童裝是上衣和褲子一套的,不知道是什么絨的面料,看起來有些厚,熱的小家伙都有些冒汗。
不過這也正應了那句老話,“春捂秋凍”,春天減衣服慢一點,更容易適應夏天的炎熱。
那志明用手捏了捏常煜那粉嫩的臉蛋,隨手從兜兒里掏出一個東西來,掛在他的脖子上。
這是他之前在潘家園閑逛的時候,從鬼市上花了三百元淘到的一件開門兒的玉牌。
雖然算不上一件價值連城的東西,但是這件玉牌卻也是非常難得,是明代玉刻大師陸子剛的傳世作品,如果放到后世拍賣會上,少說也值個大幾百萬,不過現在就不算多么值錢。
老太太連忙就想阻止,嘴上說道
“哎呦喂!小同志,這可千萬使不得。
您這是玉牌吧?那可不便宜呢。”
那志明就抬起頭笑著對老太太說道
“奶奶,您的眼力真好,這個東西還是個老物件兒,是陸子剛手刻的真東西,現在不算貴,我淘來的時候也沒花幾個錢兒,算是撿了個漏兒。
主要是上面刻著的字兒非常好,是顏真卿的《勸學》,您老看看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發憤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您給小常煜帶上,將來可以鞭策他好好讀書。
您不是想讓他中狀元嗎,這玉牌上面的詩句正好有用!”
老太太仔細一看玉牌,上面的字跡也還認得,還真是顏真卿的勸學,再看看自己的寶貝兒疙瘩,也就在嘴上笑著說道
“姆們住在這條街上的人哪,都多少知道點兒這些東西,這個東西我看你就算撿漏也得花上十塊吧?
這樣吧,我們也不能白要你的玉牌,奶奶這也有一件小玩意兒,雖然沒有你的好,也沒你的大。
但是好歹也算是個老物件兒,就跟你交換了。”
說著,老太太從茶盤里取出一個拇指大的東西,一伸手遞給了那志明。
那志明接過來一看,沒錯,就是它。
握在他手里的是一件非常小的鼻煙壺,羊脂玉的底子,做工精致,小巧玲瓏。
尤其是它跟人在一起的時間足夠長,那股被人盤透的勁兒讓懂行的人,一眼就能喜歡上。
那志明記得這個小常煜在后世跟自己嘮叨過,家里有個傳家的鼻煙壺,是從皇宮里流傳出來的,被常煜的太爺爺花了一塊大洋收到手。
而這個鼻煙壺,后來在常煜兩歲的時候,被常煜拿著玩兒的時候給打碎了。
常煜長大后,拿著那個鼻煙壺的碎片去過鑒寶節目,當時一個專家看完以后可惜地說,他玩雜項這么多年,還是頭一次見到以羊脂玉做的鼻煙壺。
而且還是乾隆年間宮里的物件兒,價值不可估量。
后來常煜還讓那志明看過那些碎片。
此時這個鼻煙壺還是完好無損地躺在那志明的手中,如果能夠把它持有到,后世文玩兒古物價值最巔峰的時期,還真不知道會值多少錢。
那志明沒有拒絕老太太的提議,并不是他覺得這個東西值錢或是等價交換。
他覺得以后自己還會和這個小常煜成為哥們兒,到時候跟他吹牛b說自己在他一歲的時候就抱過他,他不一定信,或者信了也不承認。
那么就把這個鼻煙壺作為證據,留在自己手里,而且也是為了不讓常煜在兩歲時,把這件寶貝打碎。
那志明想好了,到時候還給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