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系統設計室。
楊帆再一次和大家在做技術交流,不但有施偉,也有幾名設計組的組長,一些骨干設計員,一共十余人。
說是技術交流,準確的說應該是楊帆對大家進行技術指導。
當初052艦設計的時候,一窮二白,幾乎是從零開始,國內沒有設計研發作戰系統的任何經驗和基礎,是楊帆帶著大家,耗時幾年的時間,終于成功的研制成功052艦的作戰指揮系統。
有人說動力系統是軍艦的“腿”,雷達是軍艦的“眼睛”,導彈、魚雷、大炮是軍艦的“拳頭”,而信息化的作戰指揮系統就是軍艦的“大腦”。
相比052艦,那054艦的作戰指揮系統是怎么樣的呢?
楊帆的思路非常清晰,指導思想也非常的明確,就是要對標西方先進導彈護衛艦的作戰系統。
那么,如何確定054型艦作戰系統的技術路線?
在思考作戰系統技術路線的時候,楊帆和他的團隊把開發重點放在開放性上,也就是先考慮現有的成熟國產武器裝備,又為將來的升級換代預留位置。
楊帆在聲音洪亮的進行講解,“同志們,054艦作戰系統的設計,我們要考慮系列化發展過程,也要考慮便于后期的升級改造,我們將采用直置結構分布式系統的體系結構,這是目前非常新的網絡技術”
講解的非常詳細!
大家認真的聽著,紛紛在仔細的做著筆記,將楊總師講的一些東西記下來,在以后的設計過程之中,可以翻看一下這些筆記,為設計參考。
大家面前的黑板上面,用圖釘固定著054艦作戰系統設計總圖,講述一番設計指導思想之后,楊帆又具體的講了該作戰系統的設計思路。
在設計過程之中,原本有一些模糊的地方,大家突然就清晰了,對將來的具體設計充滿了信心。
這樣的技術型會議,常有!
基本每個設計室每周都有一兩次,大家坐在一起,或是談論一下設計過程之中遇到的問題,或是楊帆直接給大家進行講解和指導。
這個會議,用了幾乎近兩個小時。
每次都差不多,短則一個多小時,長則兩、三個小時。每次,大家都感覺到收獲很大,受益匪淺。
散會之后,施偉陪著楊帆首先離開,一眾設計員們沒有急著離開,會議室內非常的熱鬧。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現在就是這種感覺。”
“有楊總師帶著我們搞設計,還真是輕松不少啊!”
“同樣是一個肩膀長一個腦袋,楊總師怎么想得到這么多東西,一些東西還如此的先進和科學。”
“”
大家坐在一起熱鬧的聊著,除了高興之外,話語之中充滿了對楊帆的佩服,楊帆的技術水平深深的折服了大家。
楊帆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不久之后,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電話一通,傳來了朱傳東的聲音,“楊總師,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柴油機的整套工藝技術資料到了我們廠,今天上午剛到的。”
聞言,楊帆一陣高興,“朱總,有了這整套的工藝技術資料,你們可以展開柴油機的試制工作了。”
朱傳東道“稍微有一點意外,整套技術資料全是法文的,我們必須要先進行翻譯才能使用。”
法文資料!
整套的法文工藝技術資料!
楊帆有微微一愣,隨即安慰道“整套的法文資料,也不見得是壞事,可能還是一件好事。”
朱傳東也贊同的道“我們的顧政新總工程師翻看了那些資料,他也是這么說的。”
聊了一會兒,掛了電話之后,楊帆心中想道,紅旗廠拿到了整套的工藝技術資料,不久的將來,他們應該能開始054艦需要的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