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后面跟著好幾人,有李正軍,也有船電系統設計室的主任,東海所在這一方面的資深專家等。
雙方熱情的握手。
一番客氣。
然后在沙發上一一坐下來,氣氛不錯的交談著,先聊了一下054型導彈護衛艦,十分自然的聊到了俄式頂板雷達。
鄧軍道“第一批進口俄式頂板雷達已經在快到了,最遲三個月就能到貨,其中有一臺將供我們進行研究,會運抵我們研究所,另外一臺會運抵海上聯調實驗基地。”
這可真是一個好消息啊。
楊帆心中也高興起來,上個月開會的時候說是半年之內到貨,現在則比原先預測的又提前了。
氣氛更加的輕松。
鄧軍道“我現在身上的擔子也不輕,如不出意外的話,將擔任國產頂板三坐標雷達的總設計師。”
聞言,楊帆恭賀道“鄧總,恭喜你。”
鄧軍道“擔任頂板三坐標雷達的總設計師,我身上的壓力也不小,也是我這次過來拜訪的原因之一。”
楊帆道“相互交流吧。”
鄧軍道“俄制頂板雷達,我們是第一次接觸,楊總師,您呢,對這款雷達的了解程度怎么樣?”
楊帆當然的了解。
簡直太了解了。
在楊帆重生之前,我們的054a型導彈護衛艦清一色的用這一款雷達,只是那個時候,不再是俄制的,而是仿制的,也就是國產化的。
對這款雷達,楊帆可謂知之甚詳。
它有什么特色,有什么技術特地,包括具體的結構等等,知道得清清楚楚。
只是,知道歸知道,現在可不能表現得太過分,太驚世核俗了可不好,俄制頂板雷達才剛是進口階段,第一批還尚未到貨,國產化之類的還未啟動呢。
也就會說,關于這款雷達的技術吸收尚未開始,如果楊帆拍著胸脯說,我對俄制頂板雷達太了解了,那是不正常的。
大家都看著楊帆,等待著回答。
楊帆呢,并沒有急著馬上回答,而是思考了那么三、五秒,主要是考慮一下該怎么說,哪些東西能說,哪些東西不能說。
思考了這么一會兒之后,楊帆緩緩的道“俄制頂板雷達我了解一些,還算比較熟悉吧。”
什么!
你比較熟悉???
鄧軍的兩名屬下,一臉驚愕之色,他們認為,國內尚未有俄制頂板雷達,楊帆對這款雷達應該是比較陌生。
注意他們的驚愕,楊帆一笑,解釋道“我對它的了解,主要來源于資料上面,看過不少關于它的介紹資料,也特地查閱過關于它的技術資料。”
原來如此!
鄧軍明顯臉上浮現出高興之色,他有預感,這次東海所之行,可能會收獲不小,應該是完全來對了。
東海所的一名資深專家開口道“在我們東海所,楊總師愛看書,喜歡查閱技術資料,這是眾所周知的,在他辦公室的書架上,滿滿的全是和艦船有關的技術書籍。”
李正軍證實道“對,楊總師每天都堅持看書,基本上每個星期都要看完一、兩本艦船技術類的書籍,他的記憶力又非常好,雖然沒有到過目不忘的程度,但書中的東西基本都記得住。”
牛人啊!
厲害!
我們的楊總師不簡單!
真的不簡單啊!
不但鄧軍表示佩服,他的兩名屬下也心服口服,知道面前的這位是真正的牛人,能這么愛好看書,并長期堅持的人,可真的不多。
看了這么多的技術類書籍,其中不乏和俄制頂板雷達有關的,楊帆對這款雷達比較了解,那就不奇怪了。
鄧軍的態度十分的謙虛,“楊總師,你舉得俄制頂板雷達有什么技術特地,我們如果要國產化仿制的話,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