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遜少將發話,指揮官庫緹斯上校照章執行。
留下一個小隊埋伏在章鳴逃跑的地方,其余人馬全部向西南方向前進,偵察機留一架繼續搜索逃跑的敵人,另一架去西南方執行偵察任務,交代重點搜索山洞,敵人在暮伊山區極有可能有非法的采礦點。
現在的局面是這樣的:一個中隊的三個小隊分三路前行,距離采礦四部的主礦洞不足一公里;另外兩個中隊的五個小隊距離前一個中隊三公里多緊隨其后;一個小隊埋伏在章鳴擊殺搜索犬和兩個士兵死亡的山包后面,其中有一個狙擊手,專等章鳴回來一槍爆頭。
這是班塔大隊長的大隊分布。
另一個大隊去了正西方向。
馬管理斥責章鳴行動不力,等待他引開前來的軍隊,誰想通過熱像儀看到,前來礦洞方向的三撥人不僅沒有被引開,后面三公里外又來了不少人,比前面的還多了近兩倍。
馬管理感覺的確是壞了。這個走法,礦洞遲早暴露。
他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山區如此之大,前來的人加起來三百左右,萬一從另外的山溝經過,采礦點不是能夠完整地保留下來么?
天上的飛機之前在這片區域盤旋過,礦洞里有信號屏蔽*器,無足懼。
他叫了幾個熟悉武*器的采礦保安,讓他們手持武*器守在洞口,囑咐他們:只要有人接近礦洞五十米,開槍打死。在有人朝礦洞沖擊,堅決消滅,誓死保衛礦洞。
海人洗滌陸地人雖然輸入的軟件相同,但畢竟和制造的機器人有所區別。
純機器人只知道服從指令,被洗滌的陸人本身是有智力的,原生態的智力特征尚在,那么思考問題必然帶有該人的傾向。
馬管理之前有“一根筋”的思維模式,不像加拿大那個采礦五部的管理,一遇敵情果斷放棄礦洞里的設備,帶領全部人馬轉移。他的理念是守住礦洞,守住礦洞等于守住了設備,陸人走了之后立即開工,不損失不耽誤。
沒成想加拿大那個礦洞的發現可能帶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他的礦洞則是這次澳大利亞搜山大隊明確搜查的對象,當局已經下決心,即使動再大的干戈,也要在山里篦一遍。
兩種思維模式碰撞之下的結果可想而知:海人間諜和澳大利亞特勤大隊交上了火。
開第一槍的是洞口的保安。
馬管理交代過,只要陸人接近礦洞在五十米之內必須開火。
當一個小隊的特勤人員走到這條山溝,里礦洞差不多五十米的時候,不待馬管理下令,一個保安扣動了槍機,緊接著,另外四個守在洞口的保安打響了槍。
集密的火力立即射殺了五個隊員,另有三個身負重傷。
他們拿的槍還是當初在迪拜被章鳴稱作輪盤槍的激光武器。這批輪盤槍海人做了點改進:射程較之以前遠了不少。
輪盤槍的特點是擊中的不是一粒子彈,而是一串激光束,它能夠使人造成一連串傷害。
比如,它起初進入人體在不當緊的部位,如果是子彈,只能造成輕傷,而激光槍隨著人體的晃動,激光到哪兒能傷害到哪兒。
因此在四個保安四把輪盤槍掃射下,特勤隊員傷亡慘重。
其余隊員見狀東躲西藏,嚇得大氣不敢出。
中隊長聽見槍聲意識到左邊的小隊遇到敵情,通過對講機詢問情況。
按說輪盤槍聲音極小,還沒有兒童拿的打塑料子彈的玩具槍聲音大,是特勤隊員們在慌亂之中打響了自己手中的沖鋒*槍,使中隊長聽見槍聲。
小隊長回答遇到襲擊,襲擊地點好像是一個山洞口,沒來得及具體檢查,但傷亡不會小。
中隊長讓小隊長穩住神,仔細觀察,弄清情況再報告。小隊長龜縮在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