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爸爸及時趕到,您知道被輪奸,于一個才展開人生的十二歲少女意味著什么嗎?我親愛的母親。”余卿卿說這些話的時候,眉目始終帶笑。不管她的笑意是好是壞,她不曾有一絲后怕和痛苦。
因為那時,年幼的余卿卿已經得到了最好的撫慰。她對于那件事的傷痛和恐懼,都因另外兩個女人而撫平。
舒婉菁的手段非常,很快就找出幾個行兇的流氓,將他們送上了法庭。那時強奸婦女罪判得不重,兼有故意傷害也加不了幾年。
舒婉菁找人將一些未緝首的重案,按倒了他們頭上。判決書下來,無期。
往后的那幾年,余卿卿幾乎住在竇家。和舒婉菁同吃同睡,悉心照料,宛如母女。這也是余卿卿為什么那么尊敬舒婉菁的原因。
可是眼前這位余卿卿的生母,連一個慰問的電話都沒有。冷酷如斯。
衛君冉面色如紙,倘若不是妝容的掩飾,怕是臉上的悔痛之色更明顯。余卿卿猶似控訴的話,每個字都扎在她心上。讓她再難維持那份高傲。
“卿卿,是媽媽錯了。媽媽…對不起你。”眼淚從衛君冉那雙總是清高的眼中脫框,唇瓣顫抖吐字艱難。
衛君冉知道,這些年余卿卿沒有她的陪伴,遭受了很多冷言和白眼。她是一個失格的母親,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她錯失了陪伴女兒成長的機會,她沒有讓余卿卿感受到足夠多的母愛,所以余卿卿也不愛她。
這些年如果不是余國然悉心呵護著女兒,余卿卿一定不是后來這樣。
她愧對余卿卿,也愧對余國然。
可魚與熊掌怎可兼得?她選擇了頂起狂瀾將他們保護在安逸里。怎會想到,她的保護圈里也會出現雜碎。
那幾個欺負她女兒的小雜種,她已經讓人在監獄里弄死了。獄方稱是犯人打架斗毆誤殺,殺人的犯人罪上加罪,執行了槍決。
那時候社會新聞不關注監獄里的犯人是否你死我活,所以這件事并沒有廣而告之。
衛君冉也曾難以抉擇。她明白舍棄跟余國然、余卿卿和樂的小家,是錯的。可是當時的情形,容不得去思索第二個選項。
而這個身不由己的決定,直接將她和余卿卿劃分成了陌生人。這是她二十幾年來的痛。
沒有人能理解,被自己的孩子怨,被自己的孩子冷眼相待是一種什么感覺。
如果說誅心之言好比一根刺,埋在心里。痛時痛,不痛時忽略不計。那么余卿卿對于衛君冉,就好比密密麻麻的刺,戳在衛君冉的心窩,時刻泛著無法忽視的痛。
而這樣的痛,衛君冉整整承受了二十幾年。
誰家兒女不是父母的一塊寶?女兒是衛君冉唯一的心頭肉啊,衛君冉怎么能不疼她不愛她?
可是余卿卿每每與衛君冉相處,冷漠疏離的態度,已經表明。缺席一次,用千千萬萬次機會也無法彌補。何況自己的生母缺席她的人生二十幾年?
余卿卿不需要她廉價的愛。“我只要你把我爸爸還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