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城外,死戰而出的胤國鐵騎們目睹了這座千年古城陷入神焰之中。
士兵們遙望那城門上被神焰灼燒的“安息”二字,心想安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胤國一開始的都城并非打算建在臨安,而是潿洲,臨安本來是臨時安頓的意思,后來不知為何沒有搬遷到潿洲,歷代的楚氏皇族也就在臨安城安居樂業了
安息城大概是取安邦定國,自強不息的意思,王都的名字也飽含著帝王對國家和人民的希望。
如今隨著胤國鐵騎兵臨城下,安息城就真的如同它字面上的意思,城將安息……
士兵們恨不得現在攻城,但他們似乎遇到了不可抗力的阻擋,眼見安息城就在前方了,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座城市陷入毀滅之中,但卻無能為力。
安息城里無數的財寶與王侯女子都將死在神焰之下,比起那百年前在安息城發生的大爆炸,東皇鐘的威能在云層中形成赤色的光暈,時不時有流星般的火焰射向城中,天空那場爆炸依舊沒有停止。
這些幸存下來的士兵目睹了那妖人抓獲楚三皇子后,以各種讓他們無法想象的場面對士兵發動進攻,這樣的場景將會變成這些幸存者們后半生的噩夢,看著身邊的士兵一個個被金色的火焰燒成灰燼,連同身上的鐵甲一起融化。
但無法想象的逆轉就此出現了,某個從云中而來的仙子女俠咆哮著對那妖人發起進攻,用兩把長劍掃開了那些常人無法觸碰的神焰,最后斬殺了那個妖人。
最后風鷹鐵騎全軍降臨,與那兩萬雷鳴騎軍對沖,那慘烈悲壯的一幕只能用血流成河來形容。
無論如何,這場戰爭到底還是他們胤國贏了,但付出的代價是如此高昂,有的人巴不得現在自殺,和自己的同伴死在一起,生理和心理上的陰影讓他們飽受煎熬。
他們贏了又如何,只不過是從一處燃燒的峽谷,走進一座燃燒的城池。
外面和里面都是一樣的!
待到他們終于回過神來時,他們看見楚三皇子手握利劍,騎著黑馬慢慢朝著安息城的方向走去,少年沒有策馬沖鋒,沒有高舉利劍,也沒有放聲咆哮,臉上的肅穆讓他們想起了皇帝陛下。
他們沒有阻攔他的前進,只是覺得少年背影是那么地……疲憊。
安息城內,有人抱頭痛哭,有人四處奔走,有人無處可歸,云端上的神焰落在房頂上,濺起大片的火星,母親抱著孩子痛哭祈禱,華美名貴的馬車從她們身上碾過,車廂里逃難的貴族只是覺得車輪顛婆了一下,罵罵咧咧地掀開車簾望著云端上落下的火焰,祈禱自己可以在這場災難中活下去。
“轟!!!”
城門寸寸裂開!
人們不約而同地望向城門的方向,沒有他們想象之中的胤國鐵騎,那扇幾萬斤重,高約十丈的城門到底還是塌了,建造這扇城門的人對皇帝說過一句大不敬的話,即便是這座城市陷入炮火之中,之后被敵人的火焰燒成灰燼,城門依舊會屹立不倒,當時的皇帝笑了笑,隨即讓人將建造城門的人拖出去殺了。
皇帝相信城門足夠堅硬
可以阻擋侵略者的攻城錘和火炮,也相信自己的城市可以萬世永存,城門不會被攻破,敵人的戰火也燒不到安息城來。
但此時最先被攻破的就是城門,他們是燕人,在這座城里活了一輩子,們都心懷對國家的信仰,哪怕得知胤國人已經拿下懷泉直攻風暴谷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想著也離開這座城,之前是那么想,今天也是這樣。
他們的生死都在安息城。
在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中,叛國是一種極為嚴重的罪行,比起通奸有過之不及,而且與敵人結盟更是大罪中的大罪,懷陵王是第一個打破這個鐵規的人,他死后將會受到祖宗最嚴厲的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