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聽聽。”嬴櫟陽撫了撫他那被海風吹亂的發絲,動作溫柔地像是姐姐般。 “這場戰役發生在距今一千八百年前,離庭這個國家可謂歷史悠久,可惜本質上和金帳國那些草原漢子一樣,被當時號稱繼承天下文化正統的唐國和東隋所不齒,離庭這個國家沒有藩王這種東西,反而有點像蜀越那樣軍鎮割據般,各部的人和各部的人一起生活居住,而且統治者的身份不是父位子承,每當舊王死去的時候,各部會派出自己最為強大優秀的戰士,將他們放在一個競技場中互相廝殺,最后活下來的人就是離庭的統治者,皇帝或者女帝都出現過,他們擁有分配各部士兵的能力。離庭的人重視軍隊,而不重視經濟文化的發展,導致一個結果就是軍隊太多,當時國家經濟壓力非常巨大,一度有崩潰的跡象出現。” “當時的大唐皇帝李仲基死后,他的兒子李斯登上了大唐的王位。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登基自然也是想通過軍事征伐證明自己的手腕和實力,發誓要踏平這個南陸正統 文化沒法得到普及的蠻荒王朝,精心準備了三年發動了整個大唐帝國的力量,在此之前他曾經派遣使者向離庭各個邦地勸他們放棄抵抗,歸順唐國,最后下場便是當時的離庭皇帝扒皮抽骨掛在火原城的城門上,離庭皇帝同時告訴各邦地的人戰爭就要出現了,要他們穿好皮甲和磨利手中的戰刀死戰拒敵。” “在大唐使臣被殺何等羞辱的情況下,氣急敗壞的唐王以十萬玄甲騎向離庭發動了戰爭,戰爭的地點就在長鳴關中,離庭人利用長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優勢,居高臨下地大唐玄甲騎發動了攻擊,由于在狹窄的地形中玄甲騎很難展開有力量的沖鋒整形,只能下馬用鋒利的長矛兇狠地刺向手持戰刀的離庭陸兵,大唐士兵們有著裝備精良的魚鱗鍛甲,義無反顧的上前與離庭士兵搏斗。” “大唐士兵們的數量遠勝過離庭士兵,即便占據地形優勢,可使得他們的傷亡日益增多,得到戰報的大唐皇帝自然是心中得意,第一天的戰爭下來太陽落山后,離庭皇帝派來的兩萬步兵和大唐三萬騎兵都死在了長鳴關中,即便如此大唐士兵還是獲得了勝利,狼群和群鴉們享用著兩國士兵的尸體,大唐軍隊們在營地里徹夜飲酒,只要他們渡過了長鳴關來到了離庭的平原后,便能展開大規模的沖鋒,到時候就能讓這個連馬都騎不好的國家領略大唐玄甲騎的可怕之處,說起來長鳴谷之戰倒有點像我經歷過的風暴谷之戰,不過胤國贏了燕莽輸了,而唐國和離庭卻恰恰相反。” “在戰爭的第二天大唐皇帝派出了三萬人對長鳴谷的守軍進行強攻,打算強行度過長鳴關,但是進攻卻沒有奏效,這樣大唐皇帝感到十分困惑,離庭人雖說不會太會騎馬,但他們會騎戰象,若是你了解離庭人的戰術和驕傲的話,就會明白他們根本不在乎大唐玄甲騎的進攻。” “無論大唐玄甲騎如何對他們發動進攻,那些在長鳴谷后擺好陣型的士兵們依舊手持拒馬長刀,沒有攜帶任何的盾牌,以戰象沖鋒作為掩護,面對鐵鎧大響的大唐玄甲騎的拼死沖鋒,他們眼中毫無懼色。” “大唐皇帝總共派出了十二萬人也沒能渡過長鳴谷,他們進行了數十次的沖鋒,但在離庭人手中的拒馬戰刀前,就像是浪濤拍打礁石般潰散,離庭猛虎眾力量之大甚至可以將大唐玄甲騎連人帶馬斬斷,最后大唐皇帝不得不用濺雨淹沒這支騎兵,但他們只是躲在死人堆下不肯讓步。” “這場戰爭到了最后,大唐玄甲全軍覆沒,那些將軍校尉們全部都死了,而離庭的猛虎眾只剩下不到三百人站著……手中握著染血 的長刀……最后,大唐皇帝親自來到長鳴谷中,將自己的佩劍“天問”插在了死人堆上,跟隨他來的三千護衛們,一個接一個,全部都將自己的劍丟在了長鳴谷中。” “從此唐國再也沒有提過吞并離庭的事情,而離庭猛虎眾的名聲也因此威震天下,離庭皇帝用那三千把長劍融成一座巨碑來紀念那些死在長鳴谷中的騎兵,或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