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覺得他這番話有些荒誕,但也沒有刨根問底追問下去。
當初這位將她從馬匪手中救下自稱要往落陽而去的袈裟僧人,坐地成佛立地也佛,相貌很是出塵俊逸,讓她對他說過的話也是深信不疑。
女子名為呂南卿,額心天生一點紅痣,自幼拜入觀音宗門下。
南陸四大教宗中,龍虎山的影響力首屈一指無人敢言,排在后面的自然是千年老二武當山,觀音宗在南陸四大教宗的地位略遜語金蟬寺,算是墊底的那一個。
即便如此,觀音宗還是有傲視江湖大小劍宗門派的底蘊,呂南卿更是被宗主有意培養為陸地觀音的高徒,這可是天大的殊榮。
這位陪她前行的李北禪實力同樣也是不容小覷,乃是當今佛門佛頭金光僧人的大弟子,被贊譽為有望以佛證道成就金光羅漢位。
一佛一觀音,足立人間中。
北去南歸。
——
武當山乃是天下道教圣地,以凡人上山仙人下山的絕代風景聞名于世,山上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以武當太和宮為中心,其余七十二鋒以此宮呈現環繞風景狀。
這座千古名山古往今來被無數成仙求道者仰慕追捧,希望上山看那武當弟子練拳開架拳氣沖天的景象,聽那“仙樂忽從天外傳,仙樂飄飄處處聞”的梵音仙樂,山上的傳奇人物數不勝數。
在大慶王朝崛起之前,武當一直都是力壓龍虎,腳踩金禪,是整個天下王朝道教中心,直到龍王趙公明統一了整個南陸王朝后,龍虎山才開始崛起逐漸壓低武當一頭。
但武當山并無要和龍虎山爭權奪勢的想法,千年以來都是規規矩矩該練拳練拳,該練丹練丹,偶爾下山斬妖除魔入宮面圣,武當門人都都過著清心寡欲的清貧日子,修煉的道法也是最為晦澀最為耗時,讓武當山頗有神隱于世的出塵氣象。
“給我起來,你這懶鬼!”
一聲怒喝響徹整座武當山,驚得黃鶴齊飛,云霧皆散。
一位身著道袍,相貌平平,發冠上還插著一根白玉簪子的年輕道士,揉著屁股坐在地上,不敢看面前怒氣沖沖的師兄一眼。
他打了個稽首,滿臉春風道:“三師兄別生氣啊,師祖說了練功要順其自然,該睡就睡該吃就吃,我輩修道無非修心,我輩修心無非順道?!?
“我在武當山上那么多年,沒見過你這樣性子散漫的弟子,武當將盛,盛在重云,師傅真是睡昏頭了才會說這樣沒來由的讖語!”
中年道士指著他的鼻子怒罵不休,看著徒弟那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他就來氣。
武當小師叔名為白重樓,成為道士的時間也就五六年,父親是楠洲當地的一位富商。
白重樓從小就過著家財萬貫的日子,白重樓當年以科試算術第一的成績金榜題名,本來是有機會去翰林院當學士,日后說不定也能入仕朝廷,過著平步青云的日子,偏偏被武道山祖師爺陸蓄下山相中,帶上武當山修習無上天道。
天道是什么?天道就是一切計算的匯聚中心,算福禍算氣運算天門都屬于天道的一種。
從他上山以來,那本被諸多武當弟子認為晦澀難懂的《切玉錄》,被他花了不過一年的時間便讀懂讀完。
這本書被看作煉丹術的起源之冊,涵蓋了關于煉丹術的一切要領,弄懂煉丹術的原理后的白重樓,沒有跟著武當煉丹大家趙當離修習筑爐煉丹的事情,而是沉迷算卦測運,走了一條與其他武當道士截然不同的孤清道路。
“小師叔,掌門喊你去真武大殿。”趕來報信的小道士在兩人身后喊了一聲。
“好咧,就來就來。”
這位小師叔的脾氣果真是好得一塌糊涂,對誰都是一副笑臉相迎的樣子。
年輕男子眼見三師兄又想著對他抬腿一踢,連忙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