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書院是大書院,它位于府城邊緣一座山的山腳下,附近森林茂密、漫山綠樹紅花,可惜此時是中秋時節,層林盡染,百花凋零,不復盛夏的絢麗。
林中英給他講解,說這座山上有許多溪流,跨過山巒還有一條大河,如果站在山頂往下看,那林壑幽深、溪流潺潺,真是茂林修竹,環境清幽,這種遠離塵世的地方尤其適合做學問。
此時是下午時分,書生們并沒有完全待在書院里,他們三三兩兩在山間溪流之間閑游,在樹林里讀書聊天,或談人生、或談時務,神采飛揚。
看著這些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青年人,王七麟忍不住回憶,自己像他們這么大年紀的時候在做什么?
在手握權柄、庇佑萬民!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其實與這學院里書生們的年紀相仿啊!
三人到了學院門口,有門房問道“三位來我學院是做什么?”
元元書院可是官學,這種地方不比其他,里面經常有名仕高官前來講學,里面的學生以后說不準出仕就能成為高官,所以林中英在別的地方可以耍官威,在這里卻不行。
他亮明身份說要來調查二十多年前的一些事,門房為難的說道“那三位大人且跟我來,我帶你們去見學院一位老先生,他專門管理學生的文牘資料,如果他有所印象的話,那就能幫到你,如果他也沒有印象,那就幫不到你們了。”
老先生還真是老,已經是花甲之年,兩只眼睛昏花的厲害,看見王七麟后問道“這俊秀的姑娘是哪里來的呀?”
林中英想笑,沒敢笑。
王七麟沒好氣的說道“老博士,我是男人,純爺們,純的!”
老先生詫異的說道“你是大小伙子?哎喲,這小伙子長得真俊吶。而且你胸肌練的真好,這鼓鼓囊囊的,比多少姑娘都要大的多。”
王七麟從里面掏出一只貓一只狗,把書院里的人看的一愣一愣。
老先生已經有些糊涂了,事情涉及到二十多年前,他念念叨叨了好一陣,卻沒有一點他們能用的信息。
林中英很沮喪,說道“唉,白來一趟。”
王七麟想了想,問道“林大人,章大人和李大人在這書院讀書是哪一年的事?距離現在是多少年了?”
林中英道“看他們檔案上記錄的是太祖皇帝當政三十五年的事,距離今年正好二十年。”
王七麟又問門房道“大哥,您能不能幫我們找一下,哪位先生差不多是二十年前來到貴書院的?”
門房問道“二十多年前行嗎?三十年前?”
王七麟搖頭“盡量就是二十年前來到貴書院的,這個時間點很重要。”
謝蛤蟆明白了他的意思,說道“對,能記得二十年前發生過什么事的人,應當就是當年剛來到書院的,他們一定會對初來乍到那一年發生的事記憶尤其深刻。”
門房去打聽了一圈,回來說道“實在抱歉,諸位大人,書院的先生們沒有合適的人,不過有個護院恰好是二十年前來到的書院,你們看護院可以嗎?”
王七麟欣然道“自然可以,麻煩大哥帶我們去看看。”
那護院正在講堂聽先生講學,元元書院只有一個講堂,它處在書院中央,前面兩旁是成排的齋舍,有學生們在住宿自修。
講堂是講學的地方,但元元書院的學生們主要時間都是在自己讀書研究,先生只是不定期地給他們講課。講課時也沒有固定座位,先生坐在堂上,學生們三三兩兩自由地困坐在旁邊聽講,跟王七麟了解的縣內教學完全不一樣。
元元書院是大家一起做學問,縣里的書院是書生們在里面坐牢。
此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中秋的山風徐徐吹動,書生們的衣襟與發箍隨風蕩漾。
夕陽晚照,橘光灑在青石板上、照在學生們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