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悱惻樂融總緣卿{2}
鄧禹知曉劉秀顧全大局,不過他又覺得自身并無過錯,當即說道“小弟也是著惱吳俊馳是個卑鄙小人,派中人物敢怒不敢言,方才要使些手段,除掉這個禍根。”劉秀語重心長道“世間小人素來無法盡除,況且吳俊馳雖有小過,卻尚未有甚大罪,如此這般,倒不必除之而后快。該當以正壓邪,迫使其不敢造作,賞罰分明,要他們為正道大業盡力施為。要是僅憑好惡而定生殺,或許會將這等人推給敵方。咱們兄弟身為副將,須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方可創下功業,不然想要推翻 heng,便更顯遙遙無期了。”
朱鮪見劉秀說話之態抑揚頓挫,隱現王者氣象,不由心下暗忖“劉師侄平素并不怎生顯山露水,真沒料到他的談吐絕非常人可比,先前著實小覷了。”言念及此,便向鄧禹道“劉師侄所言有理,現下為大局著想,本派中人理應精誠團結,而你如此行徑,豈不助了官軍及魔教?”
鄧禹雖覺不服,卻不愿違拗劉秀、朱鮪,當下只得說道“大哥教訓得極是,我往后忍耐便是了。”耿弇笑道“二哥已經知錯,這事便到此為止吧,反正那吳俊馳已被擒獲,咱們說再多那廝也回不來了。”劉秀道“我這便暗中跟隨敵軍,只要吳副都講未死,定要伺機救他出來。”鄧禹急道“大哥別去,其中兇險小弟不用多說了,縱然能救那廝出來,我看他也不會領情。”劉秀淡然說道“我未曾想過要他心存感激,但求無愧于心。”
鄧禹觀瞧劉秀主意已定,不由輕嘆一聲,道“既是如此,咱們同去,也好相互照應。”耿弇、寇恂亦欲同往,劉秀說道“二弟跟朱總管身上有傷,應在此好生將養,我與三弟同去即可,四弟留下看顧你們。”耿弇道“都聽大哥吩咐便是。”
劉秀交待完畢,便領耿弇尋那王匡大軍,營救同門去了,而王匡正領大軍轉道向西,馳援襄陽,眼見途中盡是馬蹄印記,便即催促大軍行得更急,竟自心下暗忖“求老天護佑本宮救下襄陽,再將姚蓁蓁捉來納她為妻,只要能夠如愿,本宮定會重塑荊州全境神像,廣建神宮。”
姚蓁蓁將所攜丹藥喂予懷中的小哥哥,又望著他尚自昏迷,并無半點起色,惟覺檀郎猶似火爐般燙得嚇人,不禁憂心如焚,隨之關切尋思“小哥哥的身子這般燙,總得尋處有水的地方,為他降溫才好。”
馬車疾馳,蓁蓁終于聞聽前頭流水潺潺,便趕忙招呼駕車的婢女,隨即說道“快到潭邊停下。”
那婢女將車停至潭邊,姚蓁蓁相攙鴻漸下得車來,竟自環顧四周,但瞧左近山水相依,清幽僻靜,正是療傷的好地方,便即施展輕功,扶他躍入潭中,隨后抱穩鴻漸,小心翼翼地坐了下來,接著正欲雙手運勁,鴻漸卻猶似軟泥般向旁便栽。姚蓁蓁趕忙扶住,隨之倒吸涼氣,當下為防檀郎復又栽倒,便以左手緊握鴻漸臂膀,又以單掌運勁抵向其背。
那侍女正將錦帕浸入水中,姚蓁蓁竟自收回玉手,吩咐那侍女道“過會子我若有不測,還要勞煩你帶小哥哥去尋他的好兄弟,求他們全力施救。”
且說那侍女乃是譚媛養女,名喚譚娟,譚媛見她同蓁蓁年齒相仿,又經多年調教,便命她承下己職,盡忠侍奉小姐。這當兒譚娟聞聽此語,不由雙眉緊蹙,隨即問道“小姐不過給程公子療傷,怎會有甚不測?”
姚蓁蓁神色黯然,悠悠說道“若照常理便算治不好,施救者斷不會有事。可他傷得著實古怪,我剛運勁便覺猶似在跟高手對掌,我只怕內力不濟,這才托你看顧。”
譚娟心頭一緊,當即苦求道“小姐萬金之軀,怎可為旁人搭上性命,軒轅派不是有很多高手嗎,不如尋他們救。”姚蓁蓁搖首道“大伙都走散了,我怕來不及。”譚娟鄭重說道“我譚娟素來從命,不過此番屬下不會聽大小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