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練要求,虛靈頂勁,立身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氣沉丹田,鼓蕩開合,運勁如抽絲,邁步如貓行,動作柔緩似行云流水等。它主要以養氣、練意、正形體。待練到體正拳架標準,動作熟練,氣足內氣充盈后,才能進入快練。
快練時拳架不變,主要是鍛煉太極拳的八種技法的發力,練習時要做到快慢相間,剛柔相濟,慢時如抽絲,快時似閃電,靜時如山岳,動時如脫兔,蓄勁如開弓,發勁似放箭。
而武當太極拳這八中勁力,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就是掌握武當太極拳的重中之重,也是目前凌云無法入門的瓶頸所在。
自己修煉遇到了瓶頸,連著這么多天,這套武當太極拳,根本沒有多大的進展,凌云就非常清楚,光是靠自己,短時間內,肯定是沒啥突破的希望了。
不過凌云并沒有放棄修煉,自己無法突破,找人幫忙就好了,為了練習這太極八法,凌云再次尋求了幾位師兄的幫助。
幾位行字輩的師兄,都是習武多年的道門弟子,對于武當太極拳的掌握,都很不錯,凌云便想著,讓這些師兄指點一下他。
而幾位師兄卻說,凌云遇到瓶頸這種情況,光是嘴上指點,和他自己修煉,沒啥太大的區別,倒不如直接切磋,親身體驗這太極八法來的塊。
這正和凌云之意,有著智腦輔助系統的幫助,很容易能記住這幾種勁力。
而且,靠著十三太保橫練功夫,的強大抗擊打能力,凌云也不用擔心這些師兄,使出的勁力傷到他。
掤勁,太極拳習練者最早接觸的“勁”便是掤,師說,掤是往上過頭打在對方腳后跟的勁為掤。簡單解,特別在揉手運用中,自下而上的打法稱為掤。
在沒有親身體掤勁之時,凌云其實也知道,練拳用意,不是用力,但如何用意,不去用力卻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辦,往往出手用力,最初接受和練習,都是實實在在的用力往上掤。
也只有親身體驗之后,凌云才明白過來,這掤勁到底該如何修煉。
“原來如此!”凌云非常高興,當然了體驗了掤勁之后,凌云也只是有了些靈感,距離他掌握掤勁,還需要大量的練習。
隨后的這些時間,凌云每天都會拉著一位師兄,來體驗武當太極拳的各種勁力,有時候幾位師兄沒時間,凌云甚至還會死皮賴臉的纏著清微道長指點他。
用幾位師兄的話來說,整個武當山,也就凌云有這個本事,逼著清微道長來指點了,凌云當然沒有什么特殊弟本事,他只是比別人臉皮厚罷了,而且還善于觀察,他都是趁著清微道長沒有什么事情的時候,去纏清微道長,而且一旦纏上,就死皮賴臉弟抱大腿,不答應就賴著不走,弄得清微道長也沒轍。
太極拳其他方面的技巧,凌云練習了這么長時間,其實早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而這些天,經過不斷的切磋練習,也總算是掌握太極八法之中的一些勁力。
而凌云最后掌握的勁力就是靠勁,靠勁義何解,其法分肩背,斜飛勢用肩,肩中還有背,,一旦得機勢,轟然如搗碓,仔細維重心,失中徒無功。
靠勁的運用,在太極拳中,最出名的招式,大概就是野馬分鬃式了,運用的就是靠勁,一旦得機得勢,對方難以承接,遭轟然失勢的滅頂之災。
當然了,凌云掌握這幾種勁力,也只是堪堪掌握,想要達到清微道長那種舉手投足之間,輕松至極,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哪怕他表現的天賦異稟,估計沒個幾年時間,也是不可能。
而初步掌握這八中勁力,才能發揮出太極拳的威力,否則光是太極拳的那些套路招式,和公園老大媽練習的養生太極拳,基本沒啥區別。而這八中勁力,也是太極拳真正的傳承的東西,可以說這才是太極拳的核心。
素聞太極生於無極,無極生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