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不經琢磨的,一眨眼,三月三便到了。
姜蟬帶著郭小舅及郭皇后與郭老夫人安排的男女親衛各兩名,宮人六名到護國寺與眾人匯合。
當然,這個人數已經是她與郭小舅據理力爭的結果了,不然,按照她們的本意,怕是巴不得按照在行宮的標準去安排。
本來按姜蟬所想,現在自己的本事更甚一籌了,郭皇后應該不會太擔心自己了,便是只帶郭小舅應該也沒有問題,但顯然,郭皇后她們與她的認知完全不一樣。
在郭皇后看來,姜蟬就是再有本事,也得要人伺候不是?
至于說什么她有手有腳,可以自己干,天,那成何體統?
偶爾一次還可以當樂子,至于完全如此,那還是別做夢了!
母女兩在這里僵持住了,但所謂“知女莫若母”,姜蟬的性子郭皇后是摸得透透的,所以她只用了三個問句便解決了這問題。
她問道:“你和你小舅誰廚藝好?還是你辟谷了就不打算品嘗美食了?遇見俗世不方便的繁雜事務,你也打算自己去處理?”
在如此這般攻勢下,姜蟬毫無招架之力,輕易的就繳械投降,接受了郭皇后的安排。雖然針對那夸張的人數,還是進行了數次的交鋒。
來到護國寺,發現他們安排了九名僧人,應該是根據儲物戒數量安排的。
這九名僧人分別是僧行和三大長老,以及五名各有一技之長且佛法精深的寺中精英。
匯合完畢后,姜蟬便帶著眾人向后山的山脈行去。
她邊走邊對他們道:“第一階段的游歷,我打算以認識了解自然萬物為主。中途或行至那些著名景點,我們也可以去游覽一番;或某處有賢者高人隱居,我們亦可去拜訪打擾一下。反正遇見什么覺得值得探險拜訪的,我們就去,其它的便隨意走,隨緣而去。”
眾人一聽,覺得很是不錯,便紛紛出聲贊同。
正是東風和,桃杏拆,梅殘玉靨香猶在,柳破金梢眼未開的時節,姜蟬一行跟隨春的腳步走進了生命的大觀園里。
這不,剛踏進后山,姜蟬便遇見一株未曾在書里見過的草。
于是,她對眾人道:“我們此次游藝之旅便從這株草開始吧!你們有認識它的嗎?”
僧行聽到此問,不由呵呵一笑,道:“尊者,我是學醫出身的,也經常親自采藥,在山里邊認識的東西應該較多。以后走在山里,我認識的就直接為您介紹,不認識的再詢問其他人是否認識。”
姜蟬聽后不由點頭說好。
于是僧行繼續先前的問題開口解疑道:“這是吉祥草,因為和蘭花有點相似,又叫松壽蘭。這種草多生于陰濕山坡、山谷或密林下。它味苦,性平,有潤肺止咳、固腎、接骨之功效。在天竺它自古被看成是神圣的草,是宗教儀式中不可缺少之物,傳說是釋尊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敷此草而坐……”
姜蟬邊聽邊從空間中取出筆紙,寥寥幾筆就勾勒出吉祥草近實的模樣,再在旁邊標注上生長環境、形態特征、主要價值、植物文化等內容。
等僧行介紹完畢,她又在各個部位上摘取一點進行品嘗辨別,然后將自己得到的信息添進去,將僧行所說有誤的地方標注出來。
眾人看她如此動作,不由疑惑。
姜蟬解釋道:“難道我們游藝就只是游藝?這個過程中的所學到的東西大家可以記錄下來,游歷結束后整理成冊,也算為世間做一份貢獻。”
“為了方便,我仿造舶來品自制了這種鉛筆,在旅途中使用不僅方便而且耐用,而且用這種筆畫工筆畫速度也快。你們需要用時就找我拿。”
說完,她又對僧行說道:“出來游歷,我可以從萬物中得到信息,但這些信息需要與此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