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都有那么一個令周邊所有人都心之所向的存在,就像是每個人都擁有一份不可言說的心思。
后者它無關于人品,就如同前者也無關于該地是貧窮還是富有。
與之有關的,從來都只有人性。
那種存在是人們心靈的寄托之所。
在那里,所有的幸與不幸,所有的悲歡與情仇,人們都可以毫無顧忌的向它傾訴。
那個存在可能是一座廟、一座觀、一座山,也可能是一塊石、一棵樹、一株花……
但,不管它是什么,人們總是有能力賦予它一切他們所想要的品質的。
圣泉之于昆侖周邊的村民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甚至它還多了一個包治百病的功能。
每次村民們朝拜過它后,便會當場拘水飲用,以求身體康健。
離開的時候,也會為親朋帶走一壺或者幾壺,就如同特產一般。
甚至還有更遠地方的人去到那里專門取水治病。
姜蟬此時就正準備和一隊去圣泉取水朝拜的村民結伴而行。
自從拜訪完周邊大部分的村子后,姜蟬就開始思考接下來的行程。
昆侖還沒開始探索,行程自然還是得圍繞著它計劃。
除了八月十五那個固定的時間異象需要趕趟外,其它的隨時都可以成行。
于是,姜蟬便打算在今年的八月十五來臨之前,利用空閑出來的這段時間,隨便選個地方先去探探。
但,選哪個地方呢?
姜蟬思來想去,然后不經意發現,現在這個時間段剛好是適合村民進山的時候。
于是,她便打算去偶遇一波去圣泉取水朝拜的人。
這不,她運氣還是很好的,剛做出決定沒多久,就碰到了這波人。
他們約定出發前往圣泉的這天,天氣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
一起出發的人們,除了姜蟬,都是來自周邊相近的村莊,彼此都很熟悉。
但因為姜蟬獨特人格魅力的緣故,他們不僅沒有排斥她,反而很是歡迎她的加入。
畢竟,在他們心里,姜蟬不僅人好,而且本領也強,實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隊友。
通往圣泉的路并沒有被專門修理過,不過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但,畢竟是山路,行走其上的舒適度是拍馬也趕不上鄉間小路的。
不過,人多熱鬧,所以走在路上也不算無聊枯燥。
從村里到圣泉,正常路程是在五天左右,所以一個來回差不多要十天,而路上就要歇八晚左右。
這一路上是有很多已經搭建好了的簡陋駐地的,雖然有些簡陋到僅僅只是用幾塊石頭圈起來的程度,但畢竟選的是可以避風擋雨的地方,還算是不錯的了。
盡管這里基本碰不上下雨的天氣。
這些駐地都是一代又一代的先輩傳下來的地方,安全還是能保證的。
后人也在先輩的基礎上不斷的維修加固,雖然還是很簡陋,但相比最初,這已經很好了。
柴火這些,每個駐地都有干燥現成的,但沒有人會白用。
在用之前,他們會先盡自己所能,撿一些不是那么干燥的回來,整理好后放在一邊等待自然風干,為下一波人存下必要的柴火。
然后,他們才會取一些先一波人準備好的枯枝發火,火發好了,就撿一些他們自己找回來的不是那么干,但也不是那么潮的,可以燃的柴火加在里面一起燒。
不管這些人在平時的生活里有什么不好的陋習,但在這件事上,大家卻是有統一的底線的。
之后,各自守著火堆,用過便飯,便安排人輪流值守,剩下的就去休息,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