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姜蟬從容不迫地做完了直播后,才看著三人急不可耐的眼神逗道:“話說,同樣是學東西,怎么以前就沒見你們這么積極過?”
“要知道,作為一個學生,厚此薄彼可不是個好習慣。”
知道姜蟬是在打趣他們,所以三人也不慌,甚至作為日常接梗王,劉青還俏皮詼諧地續了個梗。
“師傅,這也不能怪我們啊,畢竟,是人就有愛憎,有愛憎就會有偏向,有偏向就會厚此薄彼。”
“所以,這人之常情的事兒,我們也沒法子不是?”
“如今,我們幾個愛的,這不剛好就是提升實力這事兒么。”
“所以師傅,您就成全我們所愛唄,不然,我們這滿腔的愛意該何處安放啊!”
弟子向學之心如此迫切,作為師傅,自然是不能辜負。
“成,為師也不是那等惡婆婆之流,現在就成全你們去。”
說完便帶著三人往深山更深處走去。
邊走還邊解釋道:“這次我們要去離三清觀更遠一些的地方,因為我們需要砍伐一些年份充足的木料。”
“三清觀附近雖然也有,但那些都是專門栽種的,有風水講究,所以不能輕易砍伐。”
“就算要砍,也得拿出具體的方案,保證不會破壞風水后再砍。”
“但,如今你們還沒有學到那塊兒去,所以,我只能先帶著你們去遠一點的地方砍了。”
雖然師徒四人的實力天差地別,但一點子山路,還不到用到實力的時候,所以大家都走得很輕松。
輕松到幾人都可以一心多用。
就如此時,阮煙三人對于姜蟬的話產生了不少的疑問,首當其沖的,便是關于風水的疑問。
“師傅,什么是風水啊?”
作為師傅,傳道受業解惑是本職,所以姜蟬悠悠道:“風水啊,用你們可以理解的話來說,就是結合了某個地方的一切因素后,根據所要達到的目的,所推導出來的,每種東西最佳的搭配方法,這種方法產生的效果就是:達到某種目的的同時,一切都是恰到好處的最好安排。”
“再說得直白具體點。”
“比如修房選址這件事兒。”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離水太近的地方沒人會選,容易有滑坡的地方也沒人會選。”
“因為這兩種地方都容易有危險。”
“再比如種植花草這件事兒。”
“向陽的,你得種在可以曬到太陽的地方,喜陰的,你得種到背陰的地方。”
“而風水,就是將這種種利弊全盤考慮,然后做出的最佳搭配。“
“比如我們三清觀,那里每棵樹的栽種位置都是有講究的。”
“就是石林峰,那里每顆大石的擺放位置也是有講究的。”
“你們看它歷經了幾千年風雨,卻只是平添了歷史的厚重,而沒有風化損壞,這里邊除了有選材的功勞外,其余的就是風水的作用了。”
聽完了姜蟬的舉例說明,阮煙三人都不可置信道:“師傅,風水這么厲害的嗎?聽起來也沒有什么非科學的力量啊!”
對于徒弟小覷科學的苗頭,姜蟬立馬出手揪斷,道:“不光風水這么厲害,任何東西你學到了極致,且會用到了極致,都會這么厲害。”
“而且,想要精通風水并不簡單,首先你得了解其中所涉及到的每種東西的特性,然后還要能對這些東西進行靈活運用。”
“所以,不可小瞧世間任何一項技藝,所謂‘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世間任何東西都沒有貴賤之分,只是看用在什么地方罷了!”
“如今的你們,尚且道阻且長啊,可不能有瞧不上這瞧不上那的壞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