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色尚早,郭皇后便與姜蟬拎著祭品來到了郭家祖墳所在的位置。
郭家祖墳的規(guī)模頗大,由一片連綿起伏的丘陵組成。
畢竟也是傳承久遠的家族了,有此規(guī)模并不令人意外。
但也正是因為傳承久遠,所以,除了最初幾代祖上的墳墓,是由共同祭拜養(yǎng)護以外,后面隨著分支越多,墳地便也各自劃分開來。
姜蟬外祖家這支分支發(fā)展得還不算錯,所以分到的墳地位置也不算錯。
平時都有專門的守墓人注意著墳地各種事儀,所以一般也不會發(fā)生什么大問題。
此時正是不年不節(jié)的時候,整片郭家祖墳都顯得格外冷清。
就算偶有幾個人,但在這寬廣的空間下,也于無人差不多。
郭皇后領著姜蟬走在專門留出來的供人行走的青石板路上,都沉默著沒有說話。
如此情境,也只有沉默比較貼合氛圍了。
一路行來,可以看到每一座墳前都植有松柏,棵棵挺拔精神,靜默忠誠。
每座墳也都打理得都比較整潔,可以看出后輩親人時有祭奠。
從這里,可以看出一個家族是否源遠流長,是否興盛繁榮。
畢竟,只有顧得好活著的人,對于逝去的人才有精力來打理。
不多時,她們便來到了郭老夫人的墓前。
說是郭老夫人的墓也不準確,因為這是一座合葬墓。
顯然,“生則同衾,死則同穴”是郭老夫人的愿望。
雖然無論前世還是今生,姜蟬都聽過不少情深的典故,現(xiàn)實中也確實有遇到過,但她自己始終更青睞于東坡那種“不思量,自難忘”的情感態(tài)度。
對于她來說,無論什么感情,每樣都可以有,但都得平平淡淡,細水長流才好。
太過濃烈,太過波瀾起伏,她不適應。
雖已行至墓前,但郭皇后與姜蟬并沒有出聲。
而是親自動手將墳上新生的雜草清理了一遍。
然后,兩人蹲在墓前點燃了香燭、冥紙。
之后,兩人又默契地行禮完畢。
再之后,祭拜完畢的兩人也并沒有立即離開。
而是靜立在墳前,望著青天白云下高低起伏的丘陵,莫名地思量著什么。
靜默中,郭皇后忽然開口了。
“等我去后,你把我葬在你外祖父與外祖母身邊吧!”
“我這一生,雖然說不上一生順遂,但也算是前福后福都享過了。”
“幼年時,門庭勢盛,父母溺愛,是捧在手心里的寶;長至婚前,鮮衣怒馬,嬉笑怒罵,人人追捧,也是暢快無比;婚后雖然遇人不淑,壓抑無比,但好歹名頭尊貴;及至有了你,人生更是圓滿?!?
“都說人的一生是有苦有甜的,而我的一生,甜大大的多余苦,已是少有的好福氣了!”
“真的,今生能活成這樣,我已經(jīng)很滿足了!”
“雖然長生也令人無限向往,雖然實力強大也令人熱血沸騰,但我還是更喜歡萬丈紅塵的煙火人間,喜歡巷陌鄰里的大情小愛?!?
“我余下的歲月也不多了,你就陪我走完這最后一程后,再繼續(xù)你的人生吧。”
雖然在郭老夫人轉世的那一刻,她就有過這種預感,但真被告知時,心里還是涌起了一股說不明道不清的惆悵。
放任這股情緒從心間涌上全身,姜蟬閉目仰頭,輕吁一口氣后,吐出了一個“好”字。
這之后又是一陣沉默,雖然是沉默,但并不尷尬,似乎只要知道人在身邊,其他的,都可以忽略。
郭皇后伸手撫了撫墓碑,然后道:“我們回吧!”
說完,她便往來時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