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人家都把定情信物給退回來了,他還巴巴地過來干嘛,來祈求她不要離開他嗎?
再喜愛她,他也不能失了自己的身份,失了自己的尊嚴,這是他作為謝家嫡子的最后底線。
極度的憤怒瞬間就變成了無比的悲哀,他的心涼透了,卻沒有失去自己應有的風度。
他將那惹禍的荷包放在一邊的案幾上,輕輕地說道“我送出去的東西,不會再拿回來。”
萩娘還來不及驚訝,他便繼續說道“明日一早,我會派人送你回京口,你準備一下吧。”
也不等萩娘回應,他又一陣風般地回去了,只剩下不明所以的萩娘和目瞪口呆的采棠。
事情怎么會變成這樣?
最迷茫的人莫過于采棠了,在她的劇本里,郎君不是應該一看到荷包就欣喜若狂,上趕著來給女郎賠不是,忙不迭地哄著騙著然后兩人又親親熱熱地依偎在一起的嗎?
這一幕實在過于驚悚,采棠連忙跪下道歉“女郎,都是我不好,是我自作主張,將女郎貼身的飾品送去給郎君,想著或許能激起郎君的愛憐之心。”
萩娘這才明白過來,她拿起那個荷包,看明白了里面的東西,回想了一下剛才的情景,心中不由得一震。
謝琰他,果然是誤會了呀。
真是陰差陽錯,只是采棠也是一片好心,自己又怎能怪她?
遇到同樣的事情,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因為各人心性是不一樣的。
這事若是發生在采棠和寄奴之間,啊不,這個比喻不恰當,但若他們之間真的有誤會,采棠肯定是第一時間主動去解釋清楚,說不定還要伶牙俐齒地添油加醋,直把自己說得天上有地上無,肯給你道歉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了,你還不歡天喜地地謝恩?
而萩娘不是這樣的性格,她的心性偏于內斂,明知道是誤會,她也不屑去解釋。
在她心目中,若兩人真心相愛,又怎會因為這樣的小事而分離?
若兩人真心相愛,對方怎會不能體察自己的心意?
能說的出口的委屈,便不算是委屈;能搶得走的愛人,便不算是愛人。
即便知道自己去解釋就會雨過天晴,即便知道對方其實也沒有大錯,她也不會去解釋,不愿意主動去爭取,需要自己去求來的感情,她不稀罕。
幸而現在雖然是戰亂,糧食倒還是不缺,不然她定然是那第一個死于“不食嗟來之食”的人。
采棠還眼巴巴地看著她,指望著自家女郎會去主動和郎君解釋,萩娘卻淡定地吩咐她“去整理行李吧,我們這次回去了,應該不會再來了。”
這下采棠真的傻眼了。
這邊在整理包裹,那邊蘇合正苦口婆心地勸道“郎君,此事確實是與女郎無關,是我想差了,勸了女郎的貼身侍女主動幫您和解,才會有此誤會,采棠妹妹估摸著是不知道那手串的來歷才會好心辦了壞事,真真是與女郎沒有絲毫的關系。”
謝琰卻不高興地說道“你也別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扯了,采棠是謝府長大的,怎會不知道那珠串是我的貼身之物?就算她真的不長心,沒能注意到,又怎會偏偏是正巧拿了此物來給我?剛才我過去,那不懂事的小姑子怎么說話的?你難道沒聽到?”
前幾天還是“我最溫柔可愛的萩娘”,今天咋就變成“那不懂事的小姑子”了?
蘇合簡直無語。
這事真是扯不清楚了,明明確實是自己教壞了采棠,主子卻不信自己親口說的話,而且這樁樁件件的也太巧合了,簡直就是離奇,倒像是有人在背后謀劃的一樣。
她怎么想都覺得這事有蹊蹺,自己不算計別人就不錯了,居然謝府內還有人敢算計她?整件事情里看上去最為可疑的就是去勸說采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