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靜靜的看著一臉錯愕的方塵,字字情真意切,答的干脆,應的訣絕。
“為何?”
方塵愣了一會兒,確認自己沒聽錯后,皺眉問道。
這老小子莫不是在跟他裝相?
“人道大昌之大勢,千古未逢之盛世,因我等的一已私欲,戛然而止。
這條萬千枯骨,百姓血肉鋪就的通天之路,老朽在攻入空蕩蕩的朝歌城時,仿若突然醒悟般,睜開了被長生蒙住的眼睛,沒有了走下去的念想。”
老者深邃的目光中閃過一絲悲痛,長嘆道:“身處劫中二十載,恍然回首,竟是已不認得原先那個超然物外,悲天憫人的逍遙隱士。
在罪業纏身,不得長生的那一刻,老朽得到了真正的超脫。
不悔,在于已是因果循環,道心圓滿下,得此業報,老朽無絲毫怨言。
伐紂之戰不過是天意使然,老朽只是命中注定的那一枚棋子。
在卜算后,得知人道即將盛極而衰的消息時,天人們心中急切,亦是百思不得其解,在人道仿佛勢不可擋的滔滔大勢下,只會在歲月的積累中愈盛,直至天地邊際的極限。
怎會如此突兀的急轉直下,無止境般的衰弱?
但,因由不重要,長生方是大道。
時人又怎會想到,罪魁禍首便是那一卦后的天人。
在人定勝天的時代,選擇從來都在自己的手中。
天道無情,在受到威脅后,做出算盡眾生的棋局,我等便是它手中的棋子。
終是人算不如天算,雖是各取所需,但三百六十五人的如意,便是億萬生靈無數年的災厄。
況且……”
撫摸著手中的圓盤,老者笑容突然有些耐人尋味起來。
“似是這天外仙境亦是不合神袛的心意,近些年來,總是能感受到些許老友千辛萬苦降下的意志。
宛若圍城內外,著實有些可笑。
或許,入的局中,就注定一敗涂地,無人可勝。”
老者應是語盡,閉目不再言。
方塵沉默了許久,茫然中,好似雷霆劃破長空,突然惱怒道:“故事講完了,圓盤給不給我?!”
好家伙,七繞八繞的差點把他忽悠了。
“小友可認得這圓盤之上的卦象?”
老者聞言笑了笑,指著圓盤,淡淡的說道。
“當然,周文王姬昌所創的六十四卦,叫……你說說。”
“易。”
“嗯,不錯。”
方塵一副孺子可教的樣子,看在眼里的老者搖頭晃腦,不甚在意的再問道:
“小友,又可知蒼龍七宿為何物?”
然而,這個問題,老者似是記得教訓,并不給方塵回答的時間。
“姬昌雖修為不至極境,但于衍算方面的造詣卻讓當世所有人都望塵莫及。
姬昌之易,足以洞悉天地萬象,窺破三百年天機。
自定計伐紂后,姬昌背著我等又起了一卦,看著山河破碎,人道近乎不存的世間,仁厚為民的姬昌于心何忍?
幾番勸阻,但那時的我等哪里會入得耳中?
其人雖是西岐之主,但早已被聚集的天人架空,我等并不在意。
數月后,春秋正盛的文王暴斃。
武王姬發毫無波瀾的繼位,我等更不會去深究一個死人。”
說到此處,老者不由得目露贊嘆之色,道:“誰又能想到,本已亡了近十年的姬昌,會在三百六十五位殘存的天人離開的同時,現于世間,引東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宿之靈,收攏零零散散,布于廣袤天地各處的人道氣運,以星辰之力封存衰落至極點的氣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