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器到達火星需要的時間比較長,需要8個多月的時間,雖然這次的探測活動意義重大,但是想要等到結果出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返回器攜帶火星土壤樣本返回地球,需要等待18個月以上的時間,返回器在火星采集樣本花費的時間大約在2個月左右。
相比起火星探測活動,載人登月就讓人比較期待了,因為月球距離地球近得多,從地球到達月球只需要幾天的時間。
所以對于早就升空的火星探測器,大家對于載人登月反而特別的期待,雖然現在距離載人登月火箭的發(fā)射還要10來天的時間。
但是關于載人登月的新聞熱度可是絲毫沒減,而且距離火箭發(fā)射的日期越近,反而新聞熱度越高,甚至有無聊的人跑道文昌發(fā)射中心,想要親自看火箭發(fā)射場面。
這次載人登月親自選擇建設月球基地的位置,也不是盲目的,去年發(fā)射的月球軌道衛(wèi)星,對月球的地面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觀測。
他們已經選擇了幾處比較合適的位置,這次只不過是去實地確認一下,著陸點在選取的幾個地方的中心位置,便于宇航員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完成這個幾個地方的勘測。
就在全球的目光都被我國的航天計劃吸引的時候,我國的軍方也在進行緊羅密布的準備,剛剛下水沒有多久的兩艘航母就在東海海域舉行了緊張的試航以及艦隊聯(lián)合演練。
趙一這邊已經將經常在海底游弋的兩艘海底探測小型潛艇多年來探測的海底地形水文地圖給了軍方,方便他們能夠掌握充分的海洋水文資料。
雖然不說對整個太平洋的水文了如指掌,但是也可以說,對太平洋的大部分海域的水文狀況還是掌握的比較充分,對航母艦隊的作用非常的巨大。
由于有兩艘海底探測潛艇,一艘每個月需要從馬里亞納海溝將黃金運輸回國內,這艘潛艇只能在我國海域附近游弋。
但是另一艘探測潛艇,則是比較自由,根據人工智能的指揮,配合天上的海洋資源探測衛(wèi)星,基本上算是對太平洋的海底掃了一遍。
由于能夠適應強大的水壓,掌握的海底水文資料,以及海洋資源資料,都比之前要精確得多,通過這種探測活動,他手里有掌握了不少的海底資源。
可以說,這種海底探測潛艇有效的補充了天上的海洋資源衛(wèi)星的不足,很多比較隱秘的海底資源都被找了出來,這將會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天星礦業(yè)公司有了他新的海底鐵礦,對于開采鐵礦石更是加快了速度,到了今年6月份,新建的開采產能,全部完成。
現在他們的年鐵礦石開采量已經達到了10億噸,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開采商,讓本來想要稍微漲漲價的其他鐵礦石巨頭,頓時就沒了聲息。
天星礦業(yè)公司的產能實在是太夸張了,全世界加起來的鐵礦石開采量都沒有他們一家企業(yè)的多,成為名副其實的鐵礦石礦業(yè)巨頭。
別說是漲價了,原本就比較低的鐵礦石價格,現在反而還有點下跌,比原本的45美元每噸的價格,下降了5美元,達到了40美元每噸的價位。
說實話,這個價位,開采鐵礦石不說完全賠錢,但是確實是賺不到太多的利潤,因為路上采礦的投資成本非常的巨大,加上鐵礦石還需要進行一些處理,也是需要成本的。
并不是說,鐵礦石從山上挖出來就可以裝船運走,需要加工成為精鐵礦,所以40美元的價格,基本上已經逼近了他們的生存線了。
我國今年對鐵礦石的需求有有了進一步的增加,在沒有減少其他鐵礦石供應商的購買量的前提下,剩下的需求都被天星礦業(yè)公司的新增產能給吃掉了。
不僅如此,每個月還有2億噸左右的精鐵礦用于存儲,他們在沿海主要鐵礦石消耗地區(qū)的港口,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