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測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測試物理防御能力,為此他們使用的是特殊的導彈,強調的是一個堅硬度,沒有使用炸藥彈頭。
趙一他們不是在現場,而是在系統控制中心,從這里可以實時查看全國的設備狀態,同時還能夠清楚的看到護盾的模擬場景。
真實的能量護盾是無法用肉眼看出來的,只能通過這個模擬系統來查看能量護盾的覆蓋范圍,可以清楚的知道國土的防御情況。
所以他也只能通過前方傳過來的畫面看測試情況如何,只見那邊下達了發射命令之后,導彈立即從發射車發射升空。
能量護盾的高度其實是可以調節的,但是覆蓋面積和高度是和能量消耗密切相關的,正常情況下,護盾高度只需要在2萬米以內即可。
因為2萬米基本上對內部空域不會造成干擾,不管是民航還是鳥類的飛行,一般都不會超過這個高度,也就不需要實施智能控制能量護盾。
這次測試的能量護盾的高度,就是在2萬米的,對于導彈來說,也就是一會兒的事情就將其發射到這個高度。
只是當高度達到了2萬米的時候,原本還高速上升的導彈,突然停頓了一下,速度瞬間就大幅下降,繼續上升不到100米,瞬間就炸裂開來。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導彈像是進入到泥潭當中,速度降低的厲害,同時還伴隨著藍光以及類似電流的弧光。
這是因為這個地方受到了攻擊,周圍的能量自動向這邊補給,導致這邊的能量密度瞬間加大,使得能量溢出,產生巨大的能量光。
這種弧光其實也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剛才導彈爆炸的原因除了能量護盾的擠壓效應導致壓力太大之外,還有就是這種弧光對設備具有極大的破壞性。
從內部攻擊算是測試完畢,防護能力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這還是在能量護盾維持在常規狀態,如果在戰時狀態的話,根本就不會讓火箭還能上升100米。
這屬于物理攻擊的第一部分測試,第二部分測試就是從外部進行攻擊,速度要非常快,彈頭采用的是鎢棒,看看能量護盾能否防疫的住。
這次導彈使用的是超高聲速導彈,速度達到了聲速的20倍,不僅是我國最快的導彈,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快的導彈,至今無人超越,將來很長時間也無人超越。
這次發射的導彈不是原來的訓練基地,而是在很遠的一處軍事基地,距離足夠遠,才能夠讓導彈獲得足夠的動能,從而產生超高的速度。
導彈發射之后,由于彈道是提前知道的,天上的衛星可以全程跟蹤這枚導彈的軌跡,只見一枚導彈劃破長空。
從一處地方不到十分鐘就奔赴到另一處地方,然后從高空俯沖直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瞬間向預定目標發動攻擊。
眼看攜帶鎢棒的高速彈頭將要襲擊目標,就在距離地面海拔2萬米的高空,原本就高速下墜的彈頭速度瞬間降低下來,等到下降到1000米的樣子,彈頭徹底停止下來。
然后彈頭就像是停止在天空之上一樣,外表已經損壞的不成樣子,通過衛星畫面看到后,讓現場眾人都震驚不已。
如此高的速度,竟然只是使用了1000米的緩沖距離就給徹底停下來了,這還只是日常狀態,如果是戰時狀態,估計緩沖距離不到100米。
這次要不是使用了高強度鎢棒合金,憑借日常狀態的能量無法徹底摧毀,不然連鎢棒合金都會被能量瞬間轟擊的連渣都不剩。
現在鎢棒合金制作的彈頭在天空上,如果任憑他們掉下來,也有可能會砸到人,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摧毀。
顯然這個權限在這邊的控制中心,這邊下達了摧毀的命令之后,沒有任何人操作,剛才還停留在天空的鎢棒合金彈頭,瞬間仿佛被藍光瞬間包圍。
只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