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毛,蛋白微量,糖1-5管(+),細胞數12400/立方毫米,中性97%,單核3%。血化驗:白細胞22000,中性96%,單核4%。補體結合試驗結果(-)。
臨床診斷:流行性乙型腦炎(重癥)。
病程與治療:入院前二天感覺頭暈,發燒達39.2,伴有寒戰,精神尚好。曾給與解熱藥后熱退。次日體溫復升高至39度,仍感頭暈,又給退熱劑。
但正常玩耍,到中午突然暈倒,問話不能回答,未見抽搐,歷時十分鐘方清醒。入院前四小時抽風兩次,口吐涎沫,持續十分鐘緩解。神志尚清,但不愿回答問題,因此來醫院就診入院。
曾給與青霉素和氯霉素治療,但仍嗜睡明顯,且持續高熱。到第三日,神志漸昏迷,病情逐漸加重。
這就是全部的病例了。
許陽也看向了病床上躺著的小女孩,已經昏迷不醒了,脖子卻挺得筆直,四肢時不時抽動一下。
這不過才5歲半的小姑娘的,正是活潑可愛的年紀,現在卻病成了這個樣子。許陽心中也甚是不忍。
小女孩的父母家人坐在病床旁邊不停抹眼淚,擔心極了。
他們新來的醫生這邊把病歷都看完了,然后上前進行診斷。
許陽跟在蒲老后面。
這小姑娘已經高燒五天了,許陽伸手摸了摸她額頭四肢和身上,沒有汗水,高熱但無汗。
“小英,小英。”許陽用手輕輕拍小姑娘肩膀,同時叫她名字。
但此時的小女孩已經處于半昏迷的狀態了,根本不會回答任何問題。但她卻稍稍睜了一下眼,但卻不看任何人,就只是睜眼而已,然后很快又閉上了。
許陽的眉頭皺緊了幾分。
許陽再度摸了摸女孩的四肢,雖然現在高熱,但小姑娘的四肢卻是冰涼的。
許陽跟主管醫生醫生交談得知,小姑娘的已經四天沒有大便了,也不想喝東西,已經先后抽風三次了。許陽按了按她的腹部,腹部是不滿的。
蒲老掰開了小姑娘的嘴巴,看了看她的舌象,舌質淡,舌苔穢膩。
蒲老診完脈象之后,道:“脈浮弦數。”
這個小姑娘沒有經過中醫治療,西醫也只是檢測而已,用藥不過是青霉素和氯霉素。可以說是初診病人。
見這邊已經診斷完了,秦組長主動點了蒲老的名:“蒲大夫,您覺得這個病人病情怎么樣?應該怎么辯證治療?”
蒲老聞言看向秦組長,他道:“哦,秦組長。這個病人啊,病情的確很嚴重。是比較明顯的濕盛而致陽郁,所以清陽蒙閉,因此才會昏迷不醒。”
“此時病人三焦被濕邪蒙閉,濕勝于熱,高熱不退,昏迷不醒,情況比較危險,所以急需立通陽利濕之法,宣通三焦,其病可治!”
這話一出,旁邊醫生紛紛竊竊私語,而且全都露出了驚訝之色。
就連秦組長也很明顯地露出了詫異之色,原因很簡單,之前給的治療乙腦經驗全是按照暑溫去治的,用的也都是寒涼之藥。
怎么一到蒲大夫這里,立馬就給推翻了,還不帶猶豫的!
書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