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隊長許陽同志幫他們診斷完了這個病人,他就離開了這間病房,去他自己那邊了。
現在的許陽的實力已經跟老專家老同志差不了多少了,甚至在許多方面甚至有所生勝出。老同志畢竟年紀大了,不能苦熬苦夜,所以許陽才是最忙的那個人。
“怎么了,這邊什么什么情況?”許陽過來問,兩只眼中有掩飾不住的疲憊。
這間病房里面也已經有兩個醫生在了,其中一個就是許陽的小師弟,小萌醫高華信。
許陽走到病床邊,看了看床上的病人。
高華信跟許陽說道:“這是個誤治的病人,現在有了變證!”
許陽微微頷首。
現在治療乙腦已經上了正軌,一般來說只要是收治入院的初診病人,他們這邊的中醫團隊都會去接手診斷的。通常情況下,都是能控制的住的。
因為他們已經完善了相關的辨證要點和所對應的方子!一些很難辨證的,或者不在治療綱目里面的,就跟剛才那個病人一樣,雖然稍稍有些棘手,但這是很少見的,而且請個老專家來,多半也能解決。
另外一個比較棘手的病情,那就是誤診誤治之后的病人。我們怎么判斷一個中醫的水平呢,一般來說,學徒級別的,或者說入門級的比較普通的中醫,能治一些簡單的單病。
比如陰虛陽虛,沒那么復雜的,辨證不困難的,也有現成的方子可以用,所以很多簡單的病,學徒就能治,中醫學生也能做一些簡單的調養或者治病。
但要成為一個成熟的中醫,一定要會治合病。比如少陽和陽明合并,比如肝腎同病等等,要如何辨證,如何處理,如果斟酌用藥,是比較考驗功夫的。
再厲害一點的,就是要能治一些比較難辨證的疾病了,或者是被誤診誤治之后的病。其實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誤診誤治的概率都還是有點高的。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去醫院,西醫大夫會給你開很多檢查,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避免誤診!
為什么我們一直強調中醫治病要四診合參呢,也是為了減少誤診,醫學不是用來炫技的,而且要有可靠的療效!
這里也要提醒患者一句,有些患者找中醫看病,他就是本著考驗醫生的水平去的。到了那兒,醫生問問題也不肯說,就想讓醫生通過診脈或者望著看出疾病,開方拿藥。
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才是厲害的中醫!
不要這樣,千萬不要這樣!
你別拿自己的身體健康來考驗醫生的水平。四診合參就是為了減少誤診率,望聞問切都是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的!如果脈診可以代替其他幾診,那就不用望聞問切,直接切切切切好了唄!
別考驗考醫生考到最后自己吃了大虧,有些誤治之后,是會比較麻煩的。傷寒論里面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篇幅,就是在講誤治之后應該要怎么補救。
所以一聽這個患者是被誤治的,許陽也不禁稍稍皺了皺眉。
高華信過來跟許陽說道:“這個病人入院前被誤診為寒瘧,所以誤服了辛溫的藥兩劑。入院之后,又誤服了辛涼苦寒的藥。現在病情轉重,高熱不退!”
許陽眉頭又皺緊了幾分,怎么連續被誤診兩次啊!
許陽問高華信:“這個病人你能辨證準確嗎?”
高華信回道:“有些不太敢確定,而且按照規定來說,這樣的病人必須要有專家組的老師們來把關,許陽你幫我把把關吧!”
旁邊站著的那個中醫也趕緊點頭。
現在的許陽,在其他人眼里看來就是跟專家一個水平。
“好,沒有問題。”許陽也很痛快地答應了。
高華信看著手上的資料對許陽說道:“病人,男,28歲,現在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