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筅帚是要兩年以上的冬竹,才能制作,這樣才能保證其堅韌,而且要等寬等大,這樣才方便均勻上水。
最后一個工具是竹篩子,這是最后來過濾和把控藥丸大小的工具,所以一定要做到每一個孔都等大等距。
不然你曬出來的藥丸有大有小,相差很明顯,你這讓人怎么吃啊,量都不一樣了。
所以這比得是手藝非常巧的篾匠精心打造才能做到的,而現在別說手藝巧了,普通篾匠都很找了。
這個藥工室內,除了老農手上拿的這一副器具之外,旁邊還放著八副,看著還非常新,這是剛找人打出來的。
老農除了教這些實習生學習中藥知識,也教他們做藥丸,他打算培養優秀藥工了還。
這些器具,也是領導拖了很多關系,問了很多人,才在問縣找到一個手藝非常不錯的師傅打的。
這個篾匠師父都沒活兒,都準備改行了,問縣中醫院給他送了一個大單,這個單子是持續不斷的,以后有實習生來了,還得要做呢。
好事還不止這一個呢,后來縣里還給他評了一個問縣工匠的名號,還給任定成了E級人才,可把老頭兒給樂壞了。
問縣人才辦的同志們還去跟老頭兒說,讓他把手藝好好傳承下去,這么好的手藝可不能絕了,還說讓他開一個工作室,巴拉巴拉一大堆。
然后就給老頭兒忽悠瘸了,老頭兒一開心就想把他在外面打工的兒子給叫回來,繼承篾匠手藝,弘揚非遺文化,然后就被他做水電工的兒子一頓撅。
再然后……老頭兒就來明心分院了,這趟是來看病,醫生給他診斷是肝郁不舒……
許陽收回了這令人不知該怎么評說的回憶,卻見老農已經開始操作了,老農往竹匾上澆了一勺子水,雙手抓著竹匾兩端,跟個假的太極高手似的搖晃旋轉。
從武學上來說,這種搖晃旋轉,就有了一些混元的意思,懷里如同抱著一個圓形的大西瓜,這就有點形意的意思了,所以這就是混元太極形意啊。
再后,老農晃勻了純凈水,然后直接干了一件不講武德的事情,他直接往這里面倒了一勺子藥粉,而后繼續渾元形意地搖晃了起來。
不快不慢,極有韻律。
許陽看的眉頭一挑,又看了看旁邊桌子上放著的量杯和克數秤。老農這一步,叫做起模,這是最如履薄冰的一步,因為這關系到藥丸制作的成敗。
水多一分,顆粒就結大了。水少了,那就還有些粉結不起來了,就開始粉狀。所以最難權衡的就是水和粉之間的比例。
一般經驗不是那么豐富的,都是要借助儀器的。很多新手,借助儀器很多時候,還常常翻車呢。
而老農瞄一眼就直接倒水倒粉,這份經驗和眼力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老農晃完之后,有部分藥粉粘在了底面。然后他拿了筅帚,一刷一抖,沾了水的小顆粒藥粉立刻飛躍起來。
隨著老農的刷動和搖動,這些小小顆粒竟像是有了生命,如同歡欣的精靈在這不大的竹匾上躍動,在筅帚中間彈跳穿越。
許陽在后面看的是賞心悅目,誠然,老農做的這一手確實不錯。
稍頃之后,老農停下了手上的動作,放下筅帚,一抖,藥粉已經凝結成砂礫一樣,非常均勻,這就是標準的起模。
老農慢慢吐出一口氣,起模完成,接下來就是最費時間最累的環節了。老農再吸一口氣,一抖竹匾,把砂礫狀的藥粉抖到一邊去,然后拿起筅帚沾一下水,刷在竹匾一邊。
然后把砂礫狀的藥粉模子抖過去,再往上加入適量干的藥粉。再后,老農陡然加大了動作,開始大幅度的搖晃起來。
如果說剛才筅帚掃動,帶動小顆粒藥丸跳躍是歡欣。那現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