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大年三十,千百年傳承的農歷新年,城里的生意人返鄉團圓,本地人關門守歲。鄧一帆還游離在外,此時走在冷清清的黑夜里,街燈繁華,充斥著新一年的喜慶,他該回家了。
寒假前的新年晚會,葉罌出乎意外的能加了活動,還跳了一支古典舞。她優美纖細的身影,似桃花般的眼神,眼波流轉深深印入鄧一帆的心底。
鄧一帆一路思緒,不知不覺,走到家門口,打開門見家中空無一人。他拿起桌上的一張紙條一帆,我們去你阿姨老家過年,你初二坐舅舅的車一起過來。他隨手將紙條扔進了桌邊的垃圾簍,換了雙鞋又向門外走去。
鄧一帆迎著寒風逆行,他并不孤單,寂靜的黑夜,心曠神怡,感覺自己像是黑暗中的獵手,四處捕捉,跟隨目標游蕩。這個年他決定陪母親度過。
大年夜,黑沉沉的天空,隨著新年到計時,5、4、3、2、1,一瞬間,耀眼煙花和城市燈光秀,將天空裝扮的五光十色,整座城市鮮活亮眼。
葉罌站在小橋上,第一次欣賞到如此美景。天空仿似被劃破,各色光線爭奇斗艷,余光印著她的臉,遠遠望去,是另一道唯美風景。你在橋上看風影,我在橋下看你。葉罌和今夜的光艷一起印進鄧一帆的眼里。
當鄧一帆走到橋邊時,他看見了最近一直繞在他心頭的身影。他的慢慢向她靠近,她沉醉于美不勝收,并未曾察覺鄧一帆靠近。
“沒想到,這里看煙火和燈光這么美。”鄧一帆的聲音很輕,似乎只有兩人能聽到。他想輕柔地對她說,似乎怕一不小好葉罌就會冷漠走開。
葉罌身體微微一振,回眸間,再次撞上鄧一帆明亮的眼睛。她措手不及,下意識想逃離,身體卻鎖定在那里,有些說不清到不明的期許。為什么?她明明感覺到危險,卻因為讀出了對方眼睛里的柔情而不忍離去。
“這么晚,怎么又一個人?”鄧一帆看著葉嬰,試著向她走近了幾步,葉罌慌張中低下了頭。這是她逃避的一種方式。
“書好看嗎?”鄧一帆靠得很近時,轉身將雙手搭在橋欄上,側著頭,輕輕地問她。
葉罌似懂非懂地看著他,沒有出聲。
“你一直看的那本《追風箏的人》。”看葉罌的表情,鄧一帆明白了。袁圓沒有告訴葉罌那書是他送的,他在書的最后寫著dyf,是她沒懂,還是未看到最后?還是她故意不想懂,她的心里到底是什么,鄧一帆很想進去看看,可是似乎找不到門。
“嗯!”葉罌應了一聲,放假前她看到了書末頁的dyf。鄧一帆到葉罌的回答,哪怕只有一個字,心里也莫明激動。這是他們第一次說話,他很緊張卻也很開心,這是他第一次看見一個女孩會緊張,會害怕,怕走不進她的心。
葉罌和鄧一帆雙雙站在這座小橋上,中間隔著一個手掌的距離,橋下河水里印著印兩個身影,他們彼此沉默著,不需要太多言語,凝望天空,色彩繽紛,絢爛依舊。
很多年以后,鄧一帆每每回想這一天,他對葉罌只若如初見,如果時間能停留,他想就停在這一刻。而對于葉罌來說,那只是屬于另一個人的夢境。
“希望你褪去憂傷,迎接新生,以后我們可以一起做想做得事。”不知時間過去多久,鄧一帆看著美景,對葉罌說出了這句話。
葉罌的表情瞬間凝固,眼神是從未出現過的冷漠,轉身快步離去,一句話也沒有。鄧一帆看著葉罌消失的背影,第一次感覺到孤單,不明白葉罌為何突然離開,他是多想和她一起,不管做什么都好。在那之后,葉罌有意無意地避開他,再也沒有了交集。
時間飛快,元宵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按當習俗,這天會上街鬧燈會,車輛靜停,人們沿著一條河廊步行,有很多學生成群結隊,出現在街頭街尾。
“張墨清,你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