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業從小聰慧,十分的喜愛讀書,他沒有和石軒他們一樣走向修行的道路,而是選擇了走向仕途,多年以來,他憑借著聰明的才智在帝國內部地位逐漸攀升。
姜玉恒的爺爺也算得上丹陽帝國的一位雄主,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休養生息,帝國才從百年前的大戰之中緩和過來,在這期間他遇到了一個年輕人,此時的李繼業初出茅廬,但是憑借他的才智一下子獲得了他的賞識。
幾年來小小年紀就做到了高官,他的諸多計策都得到了姜玉恒爺爺的支持,在官場之上他猶如一場颶風一般摧枯拉朽的扳倒了諸多朝廷中的頑固勢力。幫助皇帝建立起了一個全新的朝政,經過多年來的勵精圖治,丹陽帝國的國力逐漸昌盛,遠超四大帝國,但是即便是在丹陽帝國聲望達到了最高的時刻,他依然奉勸皇帝堅守祖宗的基業,和周邊國家友好共存,實行睦鄰的政策,他反對帝國不斷崛起的鷹派勢力,主張和平。
即便到了姜丙乾統治帝國之后,他被選做輔助姜丙乾的重臣,把持著丹陽帝國的朝政,仍然勵精圖治,也深得姜丙乾的重用,這時候丹陽帝國國內已經出現了一批鷹派代表,他們認為丹陽帝國國力已經昌盛,足以碾壓四大帝國,主張對外作戰,但是一直遭到李繼業的反對,他的決定也得到了皇帝姜丙乾的支持。
然而作為姜丙乾的弟弟,姜丙坤乃是好大喜功的鷹派代表人物,他對哥哥的表現十分不滿,他一貫主張實現丹陽帝國萬年前的一統大陸的目標,他的好大喜功得到了以魏無極為首的一批大臣的支持。
最終拜月宗為了他們的計劃,也決定支持姜丙坤發動政變徹底的推翻姜丙乾的政權,拜月宗已經感覺到丹陽帝國的國力威脅到了他們的計劃,所以選擇扶持好大喜功的姜丙坤在大陸之上發動戰爭,完成他們的陰謀。
最終在拜月宗的支持下,姜丙坤驅使他的愛將姚鏡誠對姜丙乾展開了襲擊,姜丙乾一家老小遭到了姜丙坤的屠殺,姜玉恒在慌『亂』之中被忠心耿耿的宮廷侍衛送出了丹陽帝國。
而姜丙乾則拼死突出重圍,但是重傷不治,最終死在了五云山的洞窟之中。
姜丙坤成功的掌握了帝國的軍政大權,弒兄篡位,兄弟鬩墻,從此以李繼業為首的諸多老臣遭到了清洗和鎮壓,姜丙坤因為知曉李繼業的才能,最終不得不再次重用他,從此以后朝堂被以魏無極為首的鷹派掌控,李繼業多年來從未放棄和他們之間展開爭斗,奈何得不到姜丙坤的支持,最終選擇歸隱山林,不問世事。
他的這一生可以說得上為丹陽帝國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可惜鐵了心的姜丙坤已經頑固不化,他也無力回天,看著帝國逐漸走進了深淵,他一輩子的努力都化成了塵埃。
當年的宮廷政變,他要不是顧及國家的安危,他早就辭官歸田了,姜丙坤上位之后承諾過他,會勵精圖治壯大這個國家,希望他能夠繼續輔佐他壯大帝國,處于對國民的考慮,他最終選擇了屈服,二十年來在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之下,丹陽帝國恢弘的發展,來往于丹陽的商賈絡繹不絕,國力一度強大到了極點。
然而多年以后,姜丙坤的鷹派卷土重來,他們想姜丙坤灌輸了遠古時期丹陽帝國的榮耀,告訴他現在的帝國已經強盛,有了領袖群雄的實力,正是這些阿諛諂媚的大臣滋生了姜丙坤稱霸的大陸的野心。
李繼業這時候悔恨自己的無能,他沒能阻止鷹派勢力的壯大,而他的諸多支持者也漸漸在宮斗之中逐漸被魏無極鏟除,最后孤家寡人的他,再也無力回天。
如今先皇的遺孤再次出現在他的視野之中,他也難以抑制內心的波瀾,老淚縱橫。
他強行忍住了淚水,鎮定的走出了院落,來到了幾個年輕人的身旁,“請問你們是誰?來找我有何貴干?”李繼業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