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衡帝國,林子虛和戴夢璃他們的行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帝國在天衡最后的軍事要塞已經被他們的大軍團團圍困,此刻決戰的機會來了,這一戰結束之后,天衡帝國也將全面收復國土,他們的大軍也將劍指丹陽。
天星和太微帝國境內,此刻也是大勝連連帝國大軍再也抵擋不了盟軍的猛烈攻勢,諸多城池拱手讓人,敗局已定,大量的丹陽帝國大軍開始朝著帝國最后的邊關要塞集結,準備最后的頑強抵抗。
姜丙坤已經做好了丟棄所有占領的他國領地,所有人固守本國的邊關,他認為敵軍雖然取得了大勝但是同樣消耗巨大,只要他們固守邊關,敵軍也無力攻打丹陽帝國。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形勢,現在的丹陽大軍已經不是那一支作戰驍勇的強大軍隊了,經歷了無數次的戰敗,他們的士氣低落到了極點,很多戰役都是因為軍心渙散,已經有了風聲鶴唳的感覺。
如今,他的情報網絡雖然偵查到了帝國內部不斷崛起的起義軍,但是他已經沒有過多地兵力展開圍剿,只能固守重要的城池和要塞。
丹陽帝國內部人人自危,許多大臣早已慌『亂』,李繼業為了瓦解姜丙坤的決心,他讓他的兒子在丹陽的皇城之中讓人散播了許多謠言,一時之間諸多大臣早已失去了信心,局勢漸漸脫離了魏無極的掌控,朝中再次分裂出諸多派系,不斷反對姜丙坤的聲音再次出現在帝國內部。
朝堂之上,有一些大臣害怕國家被攻破,已經有人主張向四大帝國投降,割讓一些利益讓他們退兵從而保全國土,以魏無極為首的一批人仍然堅持抵抗。
姜丙坤也發現了朝中不斷爭論的聲音,即便它的手段殺伐再怎么兇狠也已經難以掩飾,這些人的不滿。
此刻的他有一種無力感,不久之前它還掌握著天下大局,轉眼之間帝國已經面臨覆滅的危機,巨大的反差讓這個不可一世的帝王已經徹底的不在信任身邊的人了,如今他已經只想到孤注一擲玉石俱焚,他決定頑抗到底。
退朝之后,他沒有回到寢宮修習,而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坐在空無一人的大殿之上,此刻的他有了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似乎身邊的一切變得陌生,金光璀璨的皇宮似乎馬上就要拱手讓人,他患得患失的東張西望。
他似乎聽到了所有的大臣都在反對他的意見,所有的黎民百姓都在唾罵他昏庸無能、殘暴不仁。
他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幼兒時期,那時候他和哥哥姜丙乾都還在年幼,他的父親執掌大權,那時候宮廷中的大學士在各他們上課,教他們學習知識。
大學士給他們講述了丹陽帝國歷史上的無數榮光,包括開國君主一統大陸的無限榮光,遺跡后世帝王嘔心瀝血擊敗帝國建立功勛,年幼的兄弟兩人都十分的聰穎愛學,他記住了先祖建立的榮耀,自此之后他就暗中發誓一定要再次實現丹陽帝國一統大陸的的榮耀。
等他們長大之后,哥哥姜丙乾作為順位繼承人,在他的父親死后順理成章的繼承了丹陽帝國的大統,但是他的哥哥和父親一樣選擇了睦鄰的政策,這和他一統大陸的夢想完全相反,多年來他一直暗中培養鷹派勢力,在朝中反抗他哥哥的整治計劃。
但是他們的行動遭到了李繼業等大臣的反對,多年來他的夙愿難以完成,就在他絕望的時刻,強大的拜月宗找到了他,和他達成了交易,并支持他發動軍事政變,條件就是放任拜月宗在他們國內傳播教義和廣納弟子,為了一統大陸的的狂妄理想,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易周陽的詭計。
最終他的政變非常的成功,他如愿登上了帝國權力的巔峰,他一上位,就展開了大量的改革,他幾乎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軍事擴張上面,原本國內的守舊派被他聯合魏無極等人打壓和放逐,朝中從此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中,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