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里有一領導,快到退休年齡了。
他本是張昌文的直屬上司,后來升職了,做了局里的二把手。
在他升職之前,本打算提拔張昌文做科室主任的,可是就在那節眼上,張昌文做出了“棄嬰”這么一老什蛾子。
升職是吹了。
停職,更瘆人。
直屬上司只能一聲嘆息,放下對張昌文的賞識與憐惜,走馬上任去了。
一晃十年過去,二把手變成了一把手,臨退休的他,又心心念念地想起先前這個得力下屬來。
而萬念俱灰、唯拼事業可寬心的張昌文,追憶往昔,望著稚氣未脫的張澤,被自己逼瘋過的張洲,產生了要在事業上出人頭地,為自己,也為妻女,撐起一片天的念頭。
要往上爬,首先,得改變工作態度啊!
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之后的張昌文,一改往日倦怠的工作態度,每天早上第一個到辦公室,打掃衛生,燒水泡茶,接收報紙,傳送文件……
在其他同事到達辦公室之前,他早把一切收拾妥當。
大家來了,萬事俱備,只等開工,完成自己份內之事便可。
科室同事對他的改變暗暗吃驚,但是念在他多年以來,少言寡語,為家庭抑郁不得志,也沒人主動去問他為什么。
這樣過了差不多兩年。
同事漸漸習慣了張昌文的變化,每天最早一個來,最后一個走。
大家樂得有人收拾妥當,舍己為人,無私奉獻。
兩年后,張昌文如愿以償,升職做了科室主任。
同事們無話可說,一把手直接提拔的,誰敢反駁?
張昌文本來就感恩之前的直屬上司對他的賞識,上司升職做了一把手后,逢年過節,他都會帶著大女兒和二女兒去給他拜年。
從鄉下朱水蓮收獲的土貨中,雜七雜八地撿上一袋,再抓一只土雞,帶著女兒上門拜訪。
三女兒張湖小,他嫌吵,基本上不帶她去。
張澤沒有戶口,單位幾乎不曉得他還有這么一個女兒,當然更不可能帶出縣城。
直屬上司年輕時也是農村出來的,對張昌文帶去的土貨情有獨鐘。
想在事業上出人頭地的張昌文,越到后頭,去領導家去得更勤。
升了科室主任后,張昌文又申請離開預審科,去刑偵隊,那里活兒更多,更有干勁,當然,升職也更快。
因為去領導家去得勤快,張昌文和領導的關系從上司和下屬,變成了朋友,又從朋友變成了兄弟。
張昌文調離預審科到刑偵隊的申請,沒有遇到任何的障礙。
刑偵隊比每天坐辦公室喝茶、看報紙,有新案子才需查閱一下資料,到監獄提審一下犯人的預審科,忙多了。
半夜三更,一個電話打來,就得起來,隨隊出去抓人。
張昌文,似乎更適合在刑偵隊工作。
兩年后,棟縣治安管理前所未有的良好,張昌文因為表現出色,很快被提拔當隊長。
短短四年,從默默無聞的科員,一下升職當隊長,張昌文內心的激昂澎湃,難以言表。
又過了三年,單位一把手退休前,成功地把心心念念的得意下屬張昌文,從隊長提拔到了單位二把手的位置。
這時,張澤小學畢業,考上了鎮一中。
張昌文已經知曉了一直讓他引以自豪的小女報考風波,正考慮要不要幫她走走關系,讓她上縣四中。
大女兒張渝,此時已經20歲了。
中考發揮失常,英語考試時,漏寫了一版試卷的題目,以兩分之差,無緣中專。
復讀一年,考得更糟糕,差十分沒上中專線。
張昌文本來想讓她去讀一所民辦中專,機械維修專業。
抱著被褥、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