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家人打算回村莊了,寧織便走過去道“打擾。”
少年和他的爹娘轉頭看向寧織,問“你是?”
寧織道“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家在京城,因為現在天晚了,不知道能不能在你們家借宿一晚?”
若是這家人不答應的話,那她只好再去問了。
卻只聽這家人聽罷寧織的話,沉默了片刻,那女子就說話了“原來是這樣啊,好,那你跟我們走吧。”
聞言,寧織一喜,道“多謝。”
寧織跟著他們走了,到了這家人的院子,燃了燈,他們才看清寧織的樣貌和衣著,瞧著不凡,這家人便有些拘謹了起來,見此,寧織也沒有說什么。
女子問“你吃飯了嗎?”
寧織搖頭。
女子就道“我們家只有粗茶淡飯,你若是不介意的話。”
不等女子說完,寧織就道“我不介意。”
女子就笑道“好。”
少年看著寧織,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寧織看著少年,兩人的年紀差不多大。
寧織道“寧織。”
少年道“景天。”
兩人說完,就沒有什么話了。
等女子拿來吃食,寧織就更不說話了。
寧織吃完飯,女子就道“我們家沒有什么房間,你若是不介意的話,就和景天一個房間吧。”
聽此,寧織點頭道“不介意。”
因為寧織衣著是男子,所以他們以為寧織是少年,并沒有多想,寧織明白的,所以也沒有說什么,就答應了。
少年似乎也不介意,沒有說什么,景天帶著寧織走到了院子里,道“水井在外面。”
寧織點頭,然后看到院子里有一個孩子趴在竹桌上睡著了,不知做了什么夢,小小人兒笑了起來,這時,景天的爹娘過來把那個孩子抱回屋了。
寧織跟著景天回到屋子,景天也沒有在意寧織的把自己的榻掀了起來,那榻是竹子做的,十分的有了年紀,為何如是說?實是因為寧織不知道的是這張竹榻是祖上傳下來的,景家歷史當然不久遠,所以竹榻它也不是景家的。
當初為了買這張竹榻,足足花了景家三兩銀子,還是東借西湊的,至于為什么買,當然是因為景天,景天自幼體弱多病,大夫看了都搖頭,還請了走方郎,都沒什么見效,景天還是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樣。
直到景天四歲的那年,村里來了一個游方道士,是景天的外祖父請來的,說是請來了一位活神仙,那時景天的祖父祖母還活著,他們以為自己的孫子有救了,高興的請著敬著這位游方道士,好吃好喝的供著,景天的爹娘也相信著,將這位游方道士請進了家門,這位游方道士身邊帶著一個道子,看起來頗仙風道骨的。
游方道士給景天看了病,然后告訴景天的爹娘等人,說是有救,好救,只要喝一盞煉丹爐里爐渣泡的茶,再去買一張用了百年的竹榻,放景天屋里,景天的病便能好了。
景天的爹娘和外祖父以及祖父祖母深信不疑,經游方道士指點,千辛萬苦打聽,終于打聽到一戶人家有這么一張竹榻,于是便重金買了。
當然,最后是沒用的,但這張竹榻還是一直做了景天的榻,這竹榻已經開始腐朽,榻腳都霉爛了,經景天這么一掀動,發出吱呀聲,竹榻腳又有一截斷了。
寧織看到景天沒管,在原先放著竹榻的地方蹲下身來,看了看地面,伸摸了摸,最終停留在一處,開始用把那一塊地方的泥土除開,潮濕的泥土下,漸漸露出一個灰白色的瓷碗底兒,景天看的彎唇,繼續將其他多余的泥土除開,片刻便將那只灰白的瓷碗拿了起來,看清了瓷碗下的東西。
瓷碗下蓋著的是個黑色的壇子,壇口很小,大約只能伸進去一只,景天把伸進去一抓,然后拿出來,指展開,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