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常年前十的女生復盤討論。
之后,也再沒有人打擾過羅林。
放學前的自選課,羅林依舊坐在教室里看書。
“叮”~
提示恭喜你,你在新環境中完成了一次自習。
自習基礎附加學習效率20。地點“教室內”,學習效率+10;噪音“低”,學習效率+10,自習人數11(平均值),學習效率+10。
今天上午,羅林真沒心思復盤什么試卷。
本來就是比天書強不太多的東西,復不復一個樣子。
身邊的雀斑小姑涼,也幫不了真身24k純學渣的他。
所以,羅林開啟了交惡模式,直接把兩人的關系搞臭。
數理化三科恢復到“吊車尾學霸”前,羅林不打算跟任何人交朋友。
然后,數學課過半的剎那,新技能就這樣不請自來了。
自習三要素,環境,環境,還是環境。
地點、噪音,同一地點與羅林一起上自習的人數,說白了皆是環境內的因素。
正課的時候,羅林獲得的額外學習效率最高未超過25。
基礎20之外的數字,可以是加分項,也可以是減分項。
長跑回家。
四篇筆記隨隨便便搞完。
羅林再次進入自習狀態。
家里只他一個人,噪音的附加值瞬變15。
可惜“居家”的附加值是5,同學人數沒了,新增要素“獨立”,學習效率附加3。
43比50差不多少。
但是最后一項很不穩定。
最高不超過3,低的時候變“孤獨”、變“煩躁”,加分項就變成了減分項。
由于系統要求工作日9點半上床睡覺,早上5點半起床,羅林的課余時間其實并不多。
他想出利用上下學搞掉強身健體的最大項,正是為了有效提升學習的時間。
……
一晃,周五。
高三下半學期首場月考的余韻終于過去了。
羅林爆炸性的外文120分成績令人矚目。
不過他強為自己加入高冷人設,盡可能規避掉了許多“負面”影響。
至少羅林從1班吊車尾變身為真·外文學霸,身邊一個朋友沒多。
其間,羅林發現,中小學階段,姓凱的那損色只魔改了高三階段的課本。
高一高二,再往下,孩子們所學習的知識和他小時候,相似度極高。
小學課本快速瀏覽,初中課本學習一遍。
本月20號前,羅林的主要任務果真像他對琳達老師說的那樣,專注基礎。
自習技能做輔助,2月月考,羅林有信心恢復吊車尾學霸90的功力,甚至將數理化三科中的一科提升至lv3,實現一次真正的自我突破。
周五體育課。
羅林終于迎來了一次體育課。
當前,任務強身健體完成度67。
他準備把新手任務給結了,看能不能抽到啥好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