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道,陰陽道,陽人莫入陰魂道。
實際上越是沿著這忘川往上,水道就越是逼仄。
一直行到最后,整條水道已經只能容兩條小舟并肩而行了。
不過這時,擺渡人也終于停下了小舟。
崔玨扶著李介上了岸,腳踏實地的安全感,讓李介提著的心也放了下來。
“陛下,此處就是陰陽道了?!贝瞢k道。
李介抬頭看去,只見眼前的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山洞,大概一人半高。
不過其中陰風呼號,令人遍體生寒,不由又信了幾分。
崔玨又說道:“過了這陰陽道,就能進入酆都,也就能到閻羅殿,見到炎魔羅王了。”
李介點點頭,沒有說話。
于是兩人一起,進了這陰陽道。
陰陽道中道路崎嶇,卻并不難行。其中有上千級石階,不僅指路,還達到了易行的效果。
快要走到盡頭時,李介就遠遠看到了一座宮殿,那宮殿半霧半隱在黑暗中,其上點綴著一朵朵綠油油的冥火,旁邊則全是灰蒙蒙的霧氣。
崔玨快行幾步,站定,做出一個“請”的手勢,笑道:“......陛下,歡迎來到,真正的幽冥界!”
“真正的......幽冥界!”
李介有些震撼,又有些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的這座雄偉而詭異的城池——自己這個大活人,居然跑到幽冥界來了!
兩人又往前走了幾步,就到了一座高聳的關門前。
李介抬頭看去,只見那灰霧中透出一塊斑駁的牌子,上面寫著“鬼門關”三個大字。
李介臉色愈發難看起來。
“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鼎鼎大名,李介豈會不知。
其實這鬼門關,在陽間同樣有那么一座,只是它地處大殷地界極南之處,李介也未曾去過。
傳聞在東漢建武年間,伏波將軍馬援就曾于此屯兵。
當時納入大漢版圖的交趾郡,有個朱鳶人詩索,觸犯了漢朝刑律,交趾太守蘇定將其法辦,其妻是交趾雒將之女,名叫征側。
征側為報夫仇,與其妹征貳二人舉兵反漢。
當地官兵無法剿滅,急奏朝廷。
光武帝劉秀遂封名將馬援為伏波將軍,統率大軍南征。
馬援率軍開到鬼門關時,已人疲馬乏,而前路關山重重,瘴氣縈繞,馬援即令部隊停下歇息,待備足糧草再南征。
隨后馬援軍隊揮師南下,戰于浪泊,斬亂賊征側、征貳,傳首洛陽。
凱旋時,浩浩蕩蕩經鬼門關,并傳下“鬼門而立碑,五里而歇馬”的傳說。
有詩贊曰:
傳聞馬伏波,南征懔兵仗。
此地偶停驂,連營開玉帳。
想當揮鞭時,酣戰貔貅壯。
軍聲山動搖,殺氣林震蕩。
銅鼓鳴淵淵,飛騎龍走塘。
銅柱奠南交,功成萬古仰。
陽世的鬼門關,之所以稱之為鬼門關,除了有關伏波將軍馬援的那一段傳說故事之外,還因為過了鬼門關,就是南方多瘴之地,蟲蛇瘴氣,讓人防不勝防。
這才有了“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的說法。
然而眼前這座......
李介可不敢將它和陽世那一座勾連在一起。
想也知道,幽冥中的鬼門關,那是真正的通往死后之所!
鬼門關的關門前站著四個鬼差,與先前見到的那些鬼差不同的是,這幾名鬼差,手持長矛,身披堅甲,看起來兇神惡煞。
陰兵!
看到崔玨過來,四名陰兵也不阻攔,反而后退一步,抱拳道:“見過崔判官?!?
崔玨點了點頭,帶著李介踏入鬼門關中。
見了這場面,李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