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帝收到八百里加急文書時,趙軍已兵臨城下。
文書上說,二十多天以前,圣女相助于已是趙國太子的趙星瀾,從趙國出發,一路橫掃各國。
怎么可能?!圣女明明只走了二十多天啊,難道她能在一夕之間就從燕國抵達趙國?
燕帝又一次意識到,圣女比他想象的還要厲害許多。未知令人心生恐懼,燕帝魁梧的身軀不受控制地晃了晃,他清醒地明白,燕國生死存亡之際到了。
稍作思考,燕帝便有了決定——他要御駕親征,拼盡全力為捍衛大燕做最后的努力!
燕帝一聲令下,燕都的武將迅速響應,指天發誓要生死相隨,拼死護駕。數位皇子也都身披戎裝,加入隊伍。
唯有太子,面對燕帝期許的目光,眼神有些閃躲地道“父皇,我還是留下吧,城中也許有人照應。”
燕帝雙眼中的神采暗了幾分,染上怒意“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此役若輸了,國破家亡,又何須你再照應?你是大燕的儲君,從小習得精湛的騎射之術,如今大燕需要你,自然應當沖到前線!”
“父皇……兒臣覺得……兒臣……”太子找不出更好的理由拒絕出征,一時有些語無倫次。
“跟孤走!”燕帝壓下心頭深深的失望,冷聲命令完畢,頭也不回地走了。
大步踏出議事殿,燕帝抬頭,眼見烏云蔽日,那愈發低沉灰暗的天空仿佛投射在他心上,留下一片揮之不去的陰影。
可他沒時間放任自己沉溺在煩躁與不安中,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斷崖深淵,他也只能刀尖向前,全力迎戰。
正是最后一次兩軍對壘了。贏了這場戰斗,這天下便姓趙了。
菩蘭打頭陣,先施展御風驅雷術,挫敗對面的斗志,再由趙星瀾高聲承諾會“不殺戰俘、優待百姓”。騎在戰馬上的燕軍將領們大多不曾動搖,底下站著的普通士兵們卻有不少動了心。
可大燕一向彪悍,將領們只要發現誰想當逃兵,立馬上去一刀砍了。
如此一來,士兵們只得收了退逃的心,跟著燕帝往前廝殺而去。
望著表情決絕沖殺過來的燕帝,菩蘭心中百感交集。于燕國而言,燕帝算得上是個好皇帝,他對自己也頗多照拂。
可天下若被燕帝得了,對燕國之外的百姓來說,卻是災難。
野心與驕傲令燕帝不會受降,如今的結局,怕是早就注定也無法更改的。
整天的擂鼓聲,夾在風中,如凄厲的嗚咽般聽得人心中發麻。護城河的水變成了紅色,烏鴉和禿鷲在空中盤旋。
燕帝在戰死之前,拼勁全力做了最后一件事,一刀抹向太子的脖子。
他的好兒子,開戰后不知奮勇殺敵,反而躲在自己身后,只知防守保命!燕帝可以預見到,自己身死、大燕敗后,太子會如何對趙國搖尾乞憐,以求賴活。
燕帝絕不能容忍大燕的儲君如此沒有骨氣,大燕哪怕王國,風骨也不能亡。
一刀結果了太子,保全最后的體面,去了黃泉也不會愧對先祖了。
燕帝開始后悔,早知今日,他不該執著于立嫡,該聽圣女的,讓賢能者當儲君。此番出戰,他分明看到好幾個兒子都鐵骨錚錚,英勇善戰。
早知今日,他不該妄想得到圣女,不該忽略圣女的規勸,令她逐漸失望,離開大燕,去幫助趙國。
早知……
燕帝心中風起云涌,似有千言萬語尚未道盡,可一切都太遲了。闔上眼睛的那一瞬間,一切悔恨隨風而逝。
十多年的亂世終結,天下初定,百廢待興。
趙帝在趙星瀾的協助下,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機構,確立皇權、統一貨幣、發展經濟……改朝換代后,百姓們的生活卻未見顛沛流離,反而愈發安寧平和。
原先各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