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鄭佳琪聊了很多。
都不在鶴雨軒干了,說話也就放開了,談論了很多。她說的鶴雨軒會黃掉是不可能的,飯店缺誰都行,只要不缺老板就不會黃。廚師不行換廚師,經理不行換經理,菜品不行就調整菜品,服務上不去就加強服務,只要用心去做,就沒有做不好的。
大部分飯店垮掉是因為經營不善,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經營不善大部分是老板的原因,不懂飯店如何經營,也不聽懂管理的人勸告,一意孤行,很容易造成飯店垮掉;管理不到位大部分是管理人員的原因,不懂人員管理,不懂菜品管理,不懂運營和營銷,最后導致飯店跨掉。
一家餐廳,最好的投資者不一定是最好的經營者。
投資者想到的是如何快速收回成本,經營者想到的是如何運營,如何賺錢。最終目的是一樣的,但是過程不一樣,一個是在成本上做文章,一個是在運營上做文章,結果不一樣。
拿鶴雨軒為例,曹老板媳婦想到的是只要客人提出想吃什么,那就做什么,只要能把客人的錢賺到手就行。這樣就忽略了飯店的正常運營,失去了餐廳特色,久而久之客人會逐漸流失,進而導致生意大幅度下滑,會慘淡關門。她不希望飯店賺錢嗎?當然不是,沒有誰比她更希望飯店賺錢,因為她是直接投資人,飯店是她的,她最希望飯店賺錢,賺很多的錢,可是不懂飯店經營之道,最后也不會賺到錢。
經營飯店是一門學問,不是誰都可以做飯店的。
買賣人人可做,各有巧妙不同。
人這輩子都希望自己賺很多錢,擁有很多財富。可是一個人到底能夠擁有多少財富,有多少錢,仔細分析一下和個人的智商與能力并不成正比,擁有的財富往往和人的福報相關,你擁有多少福報,這輩子關愛了多少人,就會擁有多少財富。沒有福報,即使暫時擁有了令人羨慕的財富,最后也會如數的拿出去,因為那財富不是你的。
“譚哥,現在不干了,有啥打算?”鄭佳琪問我。
“不干了正好有時間回家結婚,我準備先把婚結了,然后再研究工作的事。”我說。
“啥?回家結婚?你還沒結婚呢?”
她對我還沒結婚這事感到吃驚,她以為我已經結婚了。
我說“是,沒結婚呢。”
她說“我以為你都結婚了呢,還沒結婚呢,你今年多大?”
我說“二十八。”
“啥?你才二十八?”
她又一次吃驚。
“我一直以為你得有三十多歲。”她說“還沒我大呢,那我叫你譚哥你還答應。”她感覺有點上當受騙了。
“你也沒說你多大了,我以為你比我小呢。”我糊弄她道。
“你呀,就知道占便宜,還不知道我多大,我記得和你說過我多大。”她說“還是你老奸巨猾,我叫你哥你就答應,不行,你得叫我姐。”
我說“行,叫你姐。”
她問“哪天結婚?別忘了告訴我一聲。”
我說“還沒定呢,定好了保證告訴你。”
她問“結完婚之后是準備自己干,還是繼續給人打工?”
我說“自己干沒錢,還得給人打工。”
她說“給人打工也行,就是受累,啥都得聽人家的。”然后說“但你行,炒菜好,人品還好,老板都愛用你,你這就是在這碰著這樣的了。”
我說“誰也不能打一輩子工,當廚師當不了一輩子,歲數一旦大了就沒人愿意用你炒菜了,都用年輕的,到時候也得自己干點啥。”
她說“那倒是,但是你不一樣,等你炒不動的時候可以專門做管理,你管理行。”
我說“飯店管理也都愛用年輕的,歲數大的不愛用,你看誰家飯店用歲數大的。”
她說“那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