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
我說“好事多磨,有時間我給她點個電話問問,給你美言幾句。”
“先謝謝老哥了,不管成不成都謝謝。”
“成了再說吧,我還沒當過媒人呢。”
和李師傅聊了幾句,習慣性的來到前面菜檔,海鮮劉師傅也在。
“譚師傅,你說我們海鮮還上點啥菜?”劉師傅問我。
我說“你還真把我問住了,要說東北菜還行,海鮮你專業,我哪知道。”
劉師傅說“想上兩道新菜,有兩道菜賣的不好,準備替換一下。”
“現在不忙,研究研究菜行。”我說。
“李興堂來當廚務總監,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估計著他得先整菜。”劉師傅說。
“聽說他挺有名。”我說。
“還行吧,主要是戴老徒弟,大伙兒相互之間都給個面子,人捧人唄。”他說。
聽得出他對李興堂并不是太感冒。
“我和他沒合作過,和他師弟在一起干過,他師弟那人行,菜做的好,人品那是這份的。”他豎起大拇指。
“他師弟和他不咋和,現在濱海廚子都認他師弟,不咋認他。”
通過劉師傅簡單幾句,感覺李興堂在濱海廚師界有名是有名,但不算太好。對這個不做評價,和我沒關系。
我說“跟你商量個事劉師傅,現在我負責老趙留下來的‘鐵鍋碟魚頭’,碟魚頭本來是海鮮,我那邊還得單獨做它,轉移到你們海鮮那邊咋樣?”
他說“行是行,主要我看你和老趙的做法有些不一樣,現在碟魚頭賣的還挺好,你舍得呀?”
“這有啥舍不得的,都是咱們廚房的菜,誰做不是一樣。”我笑道“我把碟魚頭的制作流程和標準都歸攏完了,還有魚頭醬的配方也整理完了,到時候教給燉魚師傅就行。”
“那行,把碟魚頭給我這邊,等做的時候你指點一下。”他說。
“行,沒事。”
早就想把碟魚頭轉到海鮮那邊,我這邊做起來太費勁兒,今天正好把這事解決了。
中午飯口老陳也沒見到人影,心想他這不可能是跟陳經理吵架吵到這種程度,連菜都不炒了,因該是有別的事。
忙完飯口之后開始試制脆骨丸子。
鍋內坐上清油,加熱到三成熱,把肉餡擠成直徑兩厘米的小丸子下入油里,小火慢慢炸至金黃成熟撈出。在擠丸子的時候能夠感覺到肉餡里面的細小顆粒,但整個丸子下鍋的時候還是很光滑的,等炸出來之后丸子表面有細小的突起,看著像個小麻球,還挺可愛的。
夾起一個嘗嘗。入口外皮酥脆,咬開之后是濃郁的肉香,再吃,脆脆的,口感非常好,能聽到吃脆骨的聲音,并且味道比純肉丸子好。
李師傅、馬師傅、劉師傅都過來每人嘗了一個,嘗完之后伸出大拇指說好。
“譚師傅,你真能研究,我估計這是濱海第一個拿脆骨做丸子的,比肉丸子好吃,香而不膩,脆而不襦,這才是功夫呢。”劉師傅說。
“老哥,我是越來越崇拜你了,收徒弟不?”李師傅說。
“這丸子絕了,擺出去保證火。”馬師傅說。
別看他們三個這么說,我心里有數,給我的感覺著脆骨丸子是比肉丸子口感好,好吃,但還沒達到他們說的程度。如果只是這么炸,炸完之后蘸著干調料吃能夠更好點。想到在陽春工作時候研制的干調料,覺著蘸著那個吃能吃出特色來,有燒烤的味道。
想到做到,到調料房把炒制蘸料的調料全部找齊,拿到灶臺開始炒制,炒制完之后按著比例開始調制,調制好之后又炸了十個小丸子,這回夾著丸子蘸著干料吃感覺立時不一樣,這才是真正的絕了!
小丸子研制成功。
由于是于文學的提醒才突發靈感研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