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三八婦女節,把廚房工作安排好,我回了一趟家。
到家的時候林燕剛起來要上班去,兒子不用上幼兒園,我在家帶著,因為直接買的下午回北票的車票,準備帶兒子回老家看看母親。
林燕怕兒子不跟我一起回去,沒想到兒子一聽說跟我一起回家看奶奶去非常高興,說沒事,不會想家,會乖乖的跟我。
于是我和兒子當天晚上到了北票老家。
母親沒想到我能回來,見到我和兒子的時候很吃驚。
“你們爺倆兒回來了,不知道你們回來。”母親說。
“請了幾天假,回來看看你。”我說。
“你們那飯店不忙了?”母親可。
我說“不忙了,就過年的時候忙。”
兒子可母親“奶奶,我的玩具呢?”
母親把兒子的玩具找出來,對兒子說“你這剛回去幾天,又跑回來了。”
兒子說“奶奶,我想你了。”
母親高興的說“想奶奶就在家陪奶奶吧,過兩天你爸走,你在家陪我。”
兒子說“我也想,就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我想我媽,我還得上幼兒園呢。”
母親笑道“就知道你在家呆不住,玩去吧,奶奶給你做面條去。”
兒子說“我還吃酸菜面條。”
兒子在一旁玩玩具,母親準備和面搟面條,沒叫母親動手,我和面。
“今年小秋萍結婚,她那個對象挺好的,人家爹媽也挺好,別看是省城的,城里人,一點沒架子,我
看和咱們鄉村人沒啥兩樣。”母親說。
我說“秋萍對象家在省城就是普通家庭,按條件說還沒我二姐家好呢。”
“行呀,啥好賴的,能過日子就行。”母親說“你二姐家也就這兩年好點兒,都是秋萍打工往家拿錢,你二姐夫給人家鐵礦開絞車掙點兒,要不然也不行。”
“人家地還出錢呢,一年也不少整。”我說。
“她家地能出幾個錢?不像你大姐和你三姐家,人家有烤煙,還是烤煙掙錢。”母親說。
“是,烤煙掙錢。”我說。
“你知道不,你大姐家去年買轎子了。”母親說。
“不知道。”我高興的說“行呀,買轎子了。”
母親說“依著你大姐不買,蘭軍要買,你大姐夫也同意,冬天時買的,我還坐過一回,挺好的。”
我說“有條件就買唄,咋說出個門方便。”
“現在買轎子實行,條件好的都買,聽說十多萬呢,還是有錢。”母親說“現在咱家這邊行,家家都不那么困難,趁個十萬八萬的不在少數。”
“知道那樣不出去打工好了。”我說。
“咱們跟人家比不起,看現在是行,那時候不是不行嗎。”母親說。
我笑笑,開始切面條。
“今年你三姐家也買轎子,看你大姐家買了,眼熱,也買。”母親說。
我可:“我五姐家沒說買呀?”
“你五姐也想買,你五姐夫沒讓,說過兩年的,主要是你五姐夫不會開,他說等會開了再買。”母親說。
“現在就我完蛋,別說車了,連個房子還沒有呢。”我說。
“你不是成家晚嗎,咱家困難,車不車的我沒想,買個房子是正事,攢點兒錢買個房子。”母親說。
是的,先攢錢買房子是正事。
吃面條的時候給母親盛了一碗,母親說晚上了不敢吃飯,消化不好,每天晚上就喝點奶粉。說著母親沏了一杯奶粉,慢慢喝著。
“你五姐買的,說老年人晚上盡量少吃,喝杯奶粉就行。我不愿喝這玩意兒,一股膻味,不如油茶面好喝。”母親說。
“我也不愿意喝奶粉。”兒子說“我最愿意吃奶奶做的面條,還愛吃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