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和王獻的錯覺來自于細辛,細辛的錯誤認知直接導致了這一悲劇的產生。
謝潮生自己倒是不知道。
她真的,真的只是因為“謝”這個字才會生出念頭想要去看看的,而且,還是不打算有太多交流的那種。
誰知道一個不小心,事情就超出了她的預料。
另外,謝潮生是真的不記得她還要嫁人了。
這時候朝廷律法有一條是“女子不得滿十七不嫁”,但是謝潮生她自己是一直到了二十五歲、身隕之時還沒出嫁的。故此,這樁事情她倒是忘的一干二凈了。
忘記了這件重要的事情之后,謝潮生幾乎可以算是無事一身輕了。
從她醒過來那天晨起到現在,已經過了整整三日。除了余姚公主又來見了她一次之外,謝潮生基本上可以說是足不出戶了。沒有人來找她,謝潮生也樂的清閑。
她從前實在是東奔西跑的久了,而且常常還沒有什么休息的時間,現在能安安穩穩的足不出戶,謝潮生很滿足。
閑下來的時間里,謝潮生不動聲色的從她住的“驚蟄”里服侍的使女口中挖出了更多的東西。
如意門的門匾上清清楚楚的寫著兩個字“驚蟄”,字體磅礴大氣,據說是她父親王羲親筆,就謝潮生自己看來,那字也是很好的。
頭一回出去了回來的時候低著頭沒有注意,第二回則是因為夜深了有些看不清楚。
如果是謝潮生自己的身體自然不可能會出現看不清的情況,但沒奈何這不是謝潮生的身體。
有些事情,謝潮生不可能通過王微的書和字全然知道,她還是要聽人來說。
三天之后,謝潮生已經基本上可以扮演王微這個角色而不被人發現了。
同時她還發現,王微有很多事情不去做,但是卻是很想要去做的。王微身體從小就不好,身邊的人又都很寵愛她,王微不喜歡她身邊的親人們舉止間的小心翼翼。
仿佛她是個會輕易損壞的瓷娃娃。他們很緊張她的身體,于是關注的也就很多。但是偏偏,越是這樣她就越是不愿意出門。她不喜歡別人面對她時的謹慎和小心。
所以哪怕明知道她最好是多出去走走,王微也不愿意出門。
實在是一個很驕傲敏感的人。
王微最開始時是抱著一種賭氣和厭惡的想法,才不愿意出門的,可是時間長了之后,王微的身體情況越發不好,她就越來越不愿意了。簡直是一個惡性循環。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關心則亂,長時間以來王氏的人居然都沒有察覺到真正的原因。
謝潮生又沒有姊妹,她母親身體不是很好,不能分出太多的精力來照顧她,后來更是精神不濟了。大兄早逝,沒有娶親,二嫂又不是那種心思很細膩的人;等到三嫂進門的時候,她已經把自己劃進自己的圈子里走不出來了,而別人,也已經走不進去了。
最后的最后,是王微成了謝潮生。
謝潮生的陰謀論說就更站不住腳了。
戰亂頻發的年代里,王微這樣的人很少很少。她出門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要是正從士族女子中挑出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來,王微絕對是里頭拔尖兒的那個。
“驚蟄”附近有許多部曲防衛,完全可說是守備森嚴。她身邊的使女又都是詳查三代人的,這種情況下,想要對王微神不知鬼不覺的動手腳,可能性太小了。
但如果說是瑯琊王氏中她的長輩……那么不管是想要做什么,都瞞不過她的兄長和父母。
王微還沒有見過王羲和她的母親郗氏,但從王微生活的各種細節來看,他們都不可能拿自己的女兒去做這樣的事。
所以,她的重生,不是一場陰謀。
謝潮生想明白之后心里的大石落下,她最擔心的事情已經變成了虛無。
然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