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東瀛局勢混亂,莫召奴因不滿鬼祭將軍的橫霸作風,遂帶著內藏文詔的國寶——泣龍怨來到中原。居于心筑情巢,以溫文和雅的氣質與滿腹經綸,受到武林人士的重視與青睞。
鬼祭將軍因而宣布莫召奴叛國,對莫召奴展開抓捕之舉。后鬼祭一黨在東瀛太宰真田龍政、巖堂將軍的算計之下覆滅,巖堂幕府執政。
但因莫召奴自身立場的緣故,針對莫召奴的通緝令并未撤銷,所以京極鬼彥稱莫召奴為罪犯非是無的放矢。
莫召奴輕搖著紙扇,沉吟片刻之后,方才緩緩開口道:“鬼祭一黨威脅天皇,非是人臣之屬,召奴本以為東瀛朝堂鬼祭一黨已然失勢,想不到還有將軍這等忠臣,將軍身居高位,不忘故主,召奴欽佩。”
京極鬼彥乃是巖堂幕府一手提拔的人才,自然不可能鬼祭余黨,莫召奴如此言,反讓京極鬼彥面上有些難看。
“巧言舌辯,果然厲害?!毖赞o相爭未見上風,京極鬼彥先聲奪人之策失敗,只好將話題導回正途:“直言汝之來意吧,莫召奴。”
莫召奴此刻立于東瀛大營,其本身又非是咄咄逼人之人,眼見京極鬼彥退讓,莫召奴也隨之說明來意。
“將軍此行,是為何來?”
“既知來意,何必多問呢,莫召奴?!?
領兵而來,自不可能是為了兩地交好,兵戈相會,結果只有一個——戰爭。
“此舉,是巖堂將軍和太宰的意思?”
在東瀛,天皇為國民精神象征,而實際實行治國全力的卻是幕府,幕府的最高權力者為幕府將軍,前任幕府將軍鬼祭倒臺后,幕府將軍更換為巖堂,而太宰真田龍政有扶持天皇之功,也深得天皇信任。
二人聯手掌控了東瀛朝堂,也因此,莫召奴方有此問。
“朝堂的問題,也是一個平民可以過問的嗎?”京極鬼彥回以冷笑。
莫召奴雖聲望頗高,但對于東瀛一方而言,他確實只是一個普通百姓無疑,甚至還是一個有著通緝在身的百姓。
“莫召奴,看在你身上流著東瀛人的血的份上,京極鬼彥給你一個忠告,離開這里歸隱,這是國戰,擋住東瀛的開疆之路,只有死,無一例外?!本O鬼彥說道,隨后一擺袍服,招呼武氏部送客。
莫召奴心內尚有千般疑問,見得對方如此態度,也只能作罷離去,但心中對于自身之猜想,已有肯定。
東瀛此番恐是舉國之力而來,而今中原正道尚有異度魔界橫亙于前,難以抽身,需另行設法拖延東瀛腳步……
走出東瀛大營,莫召奴無奈望天搖頭:“為何這世間,縱是戰火不斷?!?
以母國作對手,莫召奴心內不好受,但他必須為之,東瀛興不義之戰,神州大陸百姓必然面臨戰火傷亡,此事,本就不該。
“方才只見得京極鬼彥,卻未見得其它東瀛戰將,現召集眾人,一探東瀛虛實……”
而在莫召奴離開東瀛大營之后,京極鬼彥回到天狩浮閣,穿過層層走廊閣樓機關,來到一處書房之內。
書房之內只點亮著一盞明燈,照出一道影子。
“太宰。”京極鬼彥對著影子行禮道,“莫召奴來訪,詳情如此……”
隨后,京極鬼彥乃將諸事盡數告知,而帷幕后的身影,緩緩放下了手中的書。
“將人馬召回天狩浮閣吧,莫召奴隨后,必然會帶人前來試探虛實,傷而不殺。”
“是?!?
“另外,遣人關注異度魔界的動向。”
“是?!?
京極鬼彥心內雖有疑惑,但還是應下了,在東瀛的軍隊之中,對上官的服從,高于一切。
“另還有一事,大將他……”
“他告假了,吾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