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天叫做過年,百姓希望家家都有年手中的紅綢和鞭炮,于是紅綢和放在火中燒的竹竿逐漸演變成了家家戶戶過年時都有的紅對聯、紅鞭炮。
版本二:
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恐怖,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365天(或366天,也就是一年)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思;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
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么事情,人們對年獸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里。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后“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后,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版本三:
……
“民間傳說,當不得真,這年一會兒是正派,一會兒是反派的,還有說是紫薇星君下凡降伏年獸,讓它變成瑞獸的,紛亂雜陳,不談也罷。”
說了幾個版本的傳說之后,玉梁煌覺得和地球老家沒多少區別,頓時覺得無趣。
“那梁皇可曾想過,這傳說總得有個來由,總不能編出個理由,就讓天下人年年過年放鞭炮至今吧。”
燕霏実頓了頓,接著說道:“吾初到苦境之時,與人相談甚歡,結為友人,年獸之事,便是他所告知。”
“哦?此人是?”
“十為天數,周流不息,十而有三,由天而道。復本返源,映照疏狂。”
“道家超脫之數形容,本皇期待了。”
“哈,周息返源?映疏狂,值得梁皇期待。”
霹靂天下之逆命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