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軍營的另一處地方,在姬離比試剛剛勝出的時候,這邊的蒙恬就得到了消息,聽到親兵在自己面前繪聲繪色的描述著當時的情景。
盡管沒有親眼見到,可是蒙恬還是能夠從中感受到姬離實力的強大,面上不動聲色,只是點了點頭,示意親兵退下,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姬離身為軍侯,手下統(tǒng)管著一千兵馬,還有兩個五百主,各自帶領五百人,手下百將,屯長,什長,伍長之類的就別提了。
姬離短時間內(nèi)也不可能一個個去認識,只能召見兩個五百主一番細談,透露了點幾天之后任務的一些風聲,讓他們下去好生準備,將下面的人都訓練好了,不能出一點差錯。
姬離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他的本事,麾下的一千人馬都很佩服他,對他的話也很聽從,所以得知過幾天可能就有任務,心里一陣高興。
要知道平日里在軍營是很枯燥的,沒有什么活動,將士們都很無聊,說句不好聽的,他們有時候反而期盼著有匈奴人打過來,這樣的話他們好歹還能動一動。
現(xiàn)在能出去,還是跟著蒙恬大將軍,他們自然高興,紛紛下去準備了,都不用姬離操心過問什么,那積極性比姬離還足。
在軍營里待了幾天,姬離已經(jīng)基本熟悉了蒙家軍的一切,沒有什么特別的,每天就是訓練,生活很是單調(diào)。
不過蒙家軍的人確實是不一般,他們訓練的強度顯然要遠遠高于普通軍隊,每天旺盛的精力無處發(fā)泄,只能在訓練上揮汗如雨,大量的訓練讓他們每一個人都身強體壯,素質(zhì)過人。
幾天的時間,蒙恬也準備好了一切,安排好了軍中事務,防備匈奴人的進攻,于是便率領五千兵馬前去圖安,帶著秦皇的旨意,迎接圖安公主入朝。
姬離的這一千人也在其中,他們擔任的是前鋒的角色,替整個隊伍開路。
大部隊浩浩蕩蕩的出了九原,離開了邊塞,前往圖安。
就在蒙恬率兵前來圖安的時候,這邊圖安的王宮里,也爆發(fā)出了一陣激烈的爭吵。
“什么?我不同意,不行”,一聲尖銳的女聲傳來,語氣中帶著難以置信和些許的不滿。
“不行?我們有拒絕的勇氣嗎?你以為我愿意嗎?可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啊”,一道男聲響起,蒼老的聲音中帶著淡淡的哀愁,似乎是心里頗有怨憤。
王宮中此時只有他們二人,在這空曠的大殿上兩人的聲音不斷回蕩,余音不絕,兩人似乎是因為某件事產(chǎn)生了矛盾,所以才在此爭論。
男人一身華服,頭戴高帽,冠冕配飾頗為精致,面相威嚴,身上散發(fā)著一股身居高位的氣質(zhì),正是圖安的大王,玉漱的父王。
旁邊還有一個女子,盛裝容顏,穿著華麗,臉上還帶著不滿之色,一臉憤怒的的看著大王,她正是圖安的王后,玉漱的母后。
兩人正是因為玉漱的事情才爭吵了起來,就在不久前,圖安接待了一位來自大秦的使臣,宣布了秦皇的圣旨,召圖安公主入秦,侍奉秦皇左右。
接到這個消息兩人都是滿臉愁容,思慮再三,大王還是決定遵從旨意,送公主入秦,服侍秦皇。
王后心里很是不愿,她不想看到自己的女兒離開圖安,千里迢迢進入大秦王宮去侍奉一個垂垂老矣的男人。
大王得知大秦派出了蒙恬,正率領隊伍向圖安趕來,心中也是一陣惶恐。
蒙恬之名,天下誰人不知,大秦戰(zhàn)神,縱橫沙場,未嘗一敗,為大秦統(tǒng)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自王翦死后,蒙恬便成為了大秦軍中最強勢的人物,統(tǒng)領三十萬蒙家軍,威震四方,凡與大秦為敵者,皆懼其三分。
所以得知這次前來迎親的是蒙恬,大王更是不敢拒絕秦皇的圣旨,生怕為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