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林劃拉來的兵員近兩百人,從補充兵挑出來的能當士兵的僅有七十多人,團的補充兵員不到三百。
平均分配到各營,每營不到一百人,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即使輕傷員傷愈歸隊,團勉強人數(shù)破千,戰(zhàn)斗力與之前差了不知多少倍。
瘦猴還報告說,團里的糧食不多了,還能撐三個月。
不過馬上就是收晚稻的季節(jié),糧食應該還能收上來一批,倒還算勉強能支應開,但是兵員就不能再增加了。
李景林最近一直就在愁這個。
感情的事情拖延下無所謂,但是打鬼子的事情可拖延不得。
像諸多電視劇里那樣把部隊分出去?
這倒是的確是個辦法,不僅能減輕團部的消耗,還能壯大各部隊的力量。
但是他的團不是八路軍,組織性并不高,分出去的部隊還能不能聽從自己的指揮,這是個大問題。
這并不是杞人憂天,不管是果黨還是組織,都對這種事很頭疼。
現(xiàn)在李景林算是明白長官部的頭頭腦腦,是如何看待獨立團的了。
他李景林就是一個典型的小軍閥,派來的軍官用沒有,估計這也是上面不滿意他的這點,否則憑這么多功勞,也不至于如此針對。
他把自己的想法與老兄弟們說了下,沒想到所有人都強烈反對。
這八路軍敢這樣做,不代表他們也敢這樣。
而且眾人給的理由都十分現(xiàn)實,各部隊自籌糧草,那團里還怎么鉗制各部,養(yǎng)出各個山頭怎么辦?
甚至許大勇都當場把話挑明了,團里本來就團團伙伙不少,這要是再分出去,不知道要多出多少團伙出來。
要是以營為單位分出去,最多分出去兩個營,團部總不能一點保衛(wèi)力量不留吧?
可要是以營為單位,那分不分又關系不大。
畢竟獨立團本來就是以營為單位駐防的,只是目前處于休整階段,駐扎在陽縣而已。
這個辦法被大伙兒否決了,上面也不給補充兵,就地募集也沒多少糧食,就是想買糧各駐地部隊也不會同意。
唯一的辦法還是得從鬼子手里想辦法。
這點倒是所有人都贊同,但是怎么從鬼子手里獲得糧食,這就得好好想辦法了。
……
陽縣縣城多了兩股部隊,獨立團與川軍師。
兩個部隊因為上次并肩作戰(zhàn)的交情,總體來說算是相處還算愉快,但是私下里磕磕絆絆的雞毛蒜皮小事倒是不少。
川軍師的條件很差,沒有隨軍醫(yī)院,傷員們大部分都安排在了縣城原有的那個醫(yī)院里,與獨立團的一些傷員住在一起。
只是兩個部隊的伙食是分開的,獨立團雖然已經(jīng)在限制口糧了,但是并不對傷員們限制。
于是讓川軍傷員們不忿的一幕就頻頻發(fā)生。
賀老六是新病號,前幾天他跟隨團座被擊傷了大腿,光榮地再次住院了。
警衛(wèi)連的待遇本來就很高,士兵們也都是老兵,按照獨立團的軍銜標準,他們最次都是上等兵。
賀老六是上士,每個月光軍餉就是二十塊法幣加三塊半現(xiàn)大洋。
享受的病號餐更是每頓一葷一素,這還是降低了標準之后的結(jié)果,要是以前,那可是兩葷一素的標準。
由于他們是插隊住院的,因此整個病房十多個病號,僅有三個獨立團的。
另外兩個是山東佬木頭與帶回來的那個叫孫小寶的。
到了午飯時間,賀老六把自己的木牌交給木頭,讓木頭幫他打飯。
這木牌是他們的身份牌,是李景林早就施行下去的,畢竟金屬牌獨立團沒有財力做。
其實這事情孫小